返回

帝国再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当局者与旁观者(上)(第3/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非如李定国那般将衡州府拱手相让。

    马屁拍得响亮,孙可望那边的容色也少有缓和。鞑子王爷,不过如斯,这样的念头渐渐的在孙可望的脑海中形成,但是对于李定国的忌惮却一点儿也没有因此而改变,反倒是更胜从前了。

    “那是以后的事情,驾前军经过了辰州一战,还需时间休整方能再战。但是在此之前,天下士民看到的都是李定国斩杀了一个鞑子王爷,甚至就算是日后孤再杀一个鞑子王爷,也绝没有他的这一次来得震撼人心。”

    提到这个李定国,孙可望便是挠头不已。当年张献忠身死,他、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这大西四大王子联手杀了大西政权的左丞相汪兆龄和张献忠之妻,确立了四将军联合主持大局的局面。

    张献忠还活着的时候,大西政权在四川,张献忠自是皇帝,而孙可望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柱国、太师、监军、节制文武,在张献忠北上与大顺军争夺川北期间,也曾为监国总领全局。

    奈何,确立了这样的局面后,虽说还是打着大西军的旗号不变,但是权柄一分为四,孙可望最多是地位稍高一些而已,却也不能凭着张献忠义子之首的身份接替张献忠的地位。

    恢复生杀予夺的大权,是孙可望最为渴求的。可无论是在四川,还是南下云南之初,兵权平分,孙可望由于还要主持行政事务反倒是兵力最少的。

    于是乎,先是在艾能奇战死后,孙可望靠着拉拢接手了艾能奇兵权的冯双礼,拥有了比其他两个兄弟更为雄厚的军事实力,随后在第二年的演武场升旗事件中打压了李定国,从而确立了他在这支云南大西军中的领导地位。

    说起来,当年入滇,他们之间便有自立和拥明之争,他之所以在演武场升旗事件中要拿李定国开刀而非是刘文秀,除了李定国性子耿直,不似刘文秀那般能屈能伸,说白了就是比较好算计外,更重要的便是他们曾经因为分歧而产生嫌隙。

    但是,这样的领导地位是不能服众的,尤其是受到打压的李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