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再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农工商(下)(第6/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其他的办法。

    离开了制造局,陈凯细细回想着这事情,倒是不由得一笑。

    从成本上考量,大型钢铁企业的选址,要不是在铁矿的产地,要不是在煤炭的产地。反例也有,比如清末的汉阳钢铁厂,其铁用的是大冶的铁矿石,煤用的则是萍乡的煤矿。前者两百多里,后者则更是相距八百多里,结果两地的出产都要往汉阳运输,这就导致了运输成本上的提高。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实际上是在于主事者张之洞的政治考量——作为湖广总督,治所在武昌,无论是大冶,还是萍乡,都远远不及铁厂的烟筒在眼前冒着黑烟,出产着钢铁。因为这,就是政绩!

    陈凯不需要这种华而不实的政绩,现在正是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实处的时候,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加大,乃至是亏损的风险。不过,潮州制造局的存在也并非是毫无用处,这里研发了大量的水力机械,同时也在加工从左近府县运来的原材料,如福建,更如韩江上游的程乡。

    “郝尚久是怎么个意思?”

    说起来,这两处自是无法与未来的石碌铁矿相比拟,但却是眼下最不可或缺的原料产地。福建那边还有军器局分润,潮州制造局更多的还是仰赖与郝尚久之间的贸易。但是郝尚久未免清廷发觉,或者说是未免尚可喜发现,对于贸易量始终是采取着限制的态度,这使得潮州制造局日渐增多的水力机械就越加的显得无用了。

    “回抚军的话,下官已经派人催过几次了,可是那新泰伯似乎很有些顾忌。另外,程乡乃至是兴宁、长乐二县也多有乡绅和矿主对此表示过不满。”

    他们当然有理由表示不满,因为他们的银子使到位了,不光是让郝尚久大赚特赚,更是将这三县的官吏都捆绑了起来,大伙一起瞒着不让清廷知道。可是贸易量的受限,这使得他们的利润和利润率都远远低于预期,若非是这事情本就是只能在暗地里做的话,他们只怕早就通过各种关系向清廷申诉去了。

    “真是一群小商人,半点儿气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