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再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章 渐变(二)(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众人亦是一阵的唉声叹息。相较之下,会员们如斯,那些合作者们虽然也有些担忧,但他们毕竟都是顺德本地人士,手里面有着机坊、桑田、蚕户以及各种渠道,心里面还是要稍微稳一些的——实在不行,换一条跑道,还不是一样赚钱吗?

    原本是为了振作和解决问题的,此间却变成了这副模样。带头的大股东看了看参股的会员们,又看了看那些合作者的神色,心中焦急,干脆也是发了狠了:“那就筹集比他们更多的银子,到时候即便是差不多,咱们背后有陈抚军,也不怕他们什么!”

    这确实是一条解决之道,当即便开启了众人的思维。借贷,怕是免不了的,可是息钱方面却免不了要让他们肉疼的。可若是不借的话,就要设法拉拢更多的会员参股,奈何当前的问题在于,广州有不少生意可做,除了丝绸,香木也是一处有大投资的所在,很多会员都把流动资金投在了上面,配合着郑氏集团以及广东贸易商社基本上把平南、靖南两藩在之前四年里的份额都给吞了下来。

    这依旧是大笔银子投进去了,哪里还有太多的闲钱啊。可是粤海贸易同盟有规定,会员股份制经营工坊、商社,那就必须是会员才能参股。广州的会员们一个个大多如他们似的,难不成还要派人去潮州和琼州请那里的会员过来?

    “不行,就去请蔡主席。广东贸易商社是陈抚军家的买卖,背后还有国姓爷撑腰,据在下所知,手头儿上能够用来调配的银子很不少呢。”

    “那么,咱们的分红……”

    一个声音越说声量越低,但是在众人的耳中却是越来越大的回响着。一旦是广东贸易商社入股,那么其结果很可能是股份比例,尤其是最大股东的变动。一时间,众人将目光投诸在了那个大股东的身上,后者显然也是在内心挣扎了片刻,再抬起头来竟全然是一副要豁出去了的架势。

    “规模扩大了,分红只会更多,不会更少。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就算是日后由着广东贸易商社说了算,咱们的家业也会越做越大,总好过被人排挤得苟延残喘!”

    有了这个基调,众人接下来无非就是前往香港设法说服蔡诚,或者说是赶往广州去想办法说服陈凯。这其中,倒也有些消息灵通人士提及,说是陈家的买卖都是陈抚军的夫人在背后操持着,弄不好还是要求到那位刚刚抵达广州的贵妇人身上才行。

    铁定赚钱的买卖,他们想来在银钱上也不会出现太多的意外。这份信心,尤其是又跟陈凯挂上了钩,使得那些合伙人们似乎也更加坚定了几分。

    接下来,无非是其他的问题继续讨论着,土地、桑林、蚕户、机械,等等等等,想要继续扩大生产,想要在顺德蚕桑、丝绸行业站稳脚跟,需要解决的依旧很多,绝非他们刚刚到此时想得那么简单。而这里面,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人口的流失,扩大规模无疑是需要更多人口来支撑的,因为这个产业从来都是一条产业链,而非是单一的纺织而已。

    “他妈的,不行就去肇庆府招人。有银子、有粮食,害怕招不到人来做工不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