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就是在说那广东幕僚无知。然而那幕僚对此也是无话可说,他确实不知道这种事情,甚至莫说是他了,换做哪个幕僚会知道这般辛秘的事情呢。
幕僚如此,放在车任重和黄梦麟眼中,“刘一舟”的身份就更显不俗了。别的不说,一个包衣奴才,能知道那么多的事情,恐怕已经不仅仅用亲信二字就可以概括的了。
“第二个问题,佟佳氏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当年也有族人战死沙场。敢问阁下,当年明将毛文龙突袭镇江,力战殉国的那位佟佳氏守将的尊讳为何?”
天启元年,毛文龙突袭镇江得手,这是明廷对后金战争中的首胜,也是第一次的收复失地和献俘阙下。这个问题,比之上一个要简单许多,很多人其实多少都有所耳闻。只是此人死时太早,名声不显,在佟佳氏如今督抚尚书云集,可谓群星璀璨的年代而言,实在不是个有名的人物。
“那位力战殉国的佟佳氏先祖,尊讳养真。”
佟养真,后世因避讳雍正的名讳,所以惯称为佟养正,不过现在倒也不必考虑避讳的事情。佟养真为当时的广宁游击,后来的东江镇总兵官毛文龙和反正的陈良策所杀,于满清的功绩无法与同辈份的佟养性等人比拟,但是后嗣子孙里却出过多任皇后和手握大权的大臣,风头反倒是超越了前者。后世有说投胎是一门技术,实际上,“生孩子”更是一门技术。
连着两个问题,广东幕僚都是哑口无言,胜负其实已经可以断定了,可是“刘一舟”却显然是有些不依不饶。
“连着问题都不知道,看来阁下对东家的事情也不怎么了解嘛。这样吧,吾再问你个简单的,这佟佳二字,在满语中是为何意?”
满语?
须知道就连很多八旗子弟,尤其是汉军旗和蒙军旗都是一窍不通的。可是这“刘一舟”却一口咬定问题简单,气得那广东幕僚亦是七窍生烟。
“愿闻其详。”
广东幕僚的口中嘣出了这四个字来,“刘一舟”亦是报之以蔑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