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只是山高路远,没有想到蒙古人去年就已经提兵进犯大理国了。”
他自然不能说,这是他早就知道的事情,而且还知道,大理虽然迟早会被蒙古人灭国,不过这几年却绝对还是安全的。因为贾似道虽然不记得大理国灭国的具体时间,不过却模糊的记得大理国是忽必烈“革囊渡江”远征云南的时候才被灭的,那个时候蒙哥是蒙古大汗,而如今的蒙古大汗还是窝阔台。蒙古都没有继位,大理显然还不到灭国的时候。
窝阔台是继铁木真之后蒙古的第二位大汗。贾似道倒是有些了解。窝阔台继位大汗之后,一直是延续铁木真的遗愿,将蒙古绝大多数兵力都用来西征欧洲大陆,对大宋朝只是保持着适当的战略压制,保证大宋不会拖蒙古人西进欧洲的后腿罢了。
说的再直白的一点,那就是,因为窝阔台的缘故,蒙古这个时候其实还真的没有多少余力来对大宋发动真正的全面进攻,在长江北岸的蒙古大军,其实大多都还是投降收编的北地宋人亦或是金人组成的杂牌军,只有少数几支用来做定海神针之用的精锐骑兵才是真正的蒙古正规军。
这几年蒙古一直没有减弱对大宋的战略压制,每一次的进攻除了是以打消宋人尤其是大宋朝廷****长江以北的意志之外,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掳掠人口,抢劫粮食金银珠宝等等一切有用的没用的物资,用来维持蒙古大军西征欧洲大陆的开支以及维持蒙古贵族们日常的奢靡生活。
对繁华富饶的大宋出产的所有东西,都是蒙古贵族们最为向往的东西。
也许正是因为铁木真的夙愿,才让偏居一隅的南宋小朝廷能够真正的得以在这段被蒙古人席卷了近乎三分之一陆地、处处充斥着血与火的岁月中安稳渡过了逾半个世纪。
如果历史没有偏差的话,那么蒙古人只有在解决了欧洲大陆的各个大大小小的帝国、公国之后,才会集中所有力量大举进攻大宋。
只是,这一次蒙古人突然举兵进犯大理国,是历史的车轮真的已经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