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人不知道罢了。
那么,如果已经有人同样听到了这三个条件,是不是那些还在跟其他人信誓旦旦的说同进退的人中已经有人倒戈了?或者说已经有多少人倒戈了呢?
“市舶司的赋税和税率户部早就有制可寻。此次赈灾过后,圣上会将如今我大宋朝各地市舶司之赋税改变,临安府和建康府、庆元府等港口要地,都会新增市舶司。”
贾似道言简意赅的解释道。
大家都是聪明人,话说到这个份上就已经足够了。
市舶司显然不仅仅是税赋收取的改变,而且显然市舶司还会新增很多分支,而不是跟如今这般,仅仅在广州、泉州等地设有市舶司,如临安府也只是个象征,建康府则是压根没有。
这样一来,想必以后各路货船行走,想必税赋又要增加好几成了吧?
郑铭轩对这个消息不仅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有了那么几分忧虑。
“呵呵,郑兄不用担忧。新的市舶司只会比如今的市舶司更加合理,而不会胡乱收取税赋,更不会重复在各地收税。这个你大可放心,至于具体会如何,到时郑兄便知。”
“皇上圣明!”
听到贾似道如此说,郑铭轩即便是心中依然是将信将疑却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如此,郑兄以为如何?”
贾似道自然知道郑铭轩显然对盐铁专营之权很是心动,对新的市舶司却是不怎么相信,但是这跟他也没有什么关系,他现在只需要尽早解决自己的麻烦。
侦缉司的信报每日里都会送到临安府衙,这些天在贾似道的要求下,侦缉司特意加强了江南东路尤其是徽州府、信州府、衡州府等这些干旱最为严重距离临安城最近的州府上。
几团大的流民潮正在形成。
史嵩之虽说出京剿匪,但是贾似道却是知道,剿匪其实只是史嵩之的副业,将临安城提供给孟珙支撑襄阳之战的粮草和兵械护送到鄂州交给孟珙,才是史嵩之最重要的任务
-->>(第5/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