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赵昀审议自大宋立国之初就由太祖皇帝定下的御史台风闻奏事、弹劾无罪之说,同样也将火烧到了一直都是大宋百官出处的国子监身上,心术不正本就是个泛指,难道还有人能够看透人心?显然是不可能,若是可以的话,贾似道又怎么会被自己的小老乡给背后捅了一刀?
虽然现在还不明白谢举伯到底是真心要改变御史台和国子监的种种祖宗制度,还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只是做做样子,可是所有人都明白,谢举伯这一次不管怎样俨然是已经铁了心要保贾似道,甚至是不惜歪楼自污,也要将贾似道从这一波早就被人准备好的大浪中给摘出来。
到底贾似道给了谢举伯或者说谢氏一族什么好处,能让谢举伯做出如此之事,却是没有人能够想的出来了。
就连身为当事人的贾似道,此刻听到谢举伯的一席话,也是被震的一愣一愣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谢举伯会是第一个站出来帮他说话的,而且还是不留任何余地的誓要将弹劾他的御史台国子监全部一竿子打翻在地不留任何余地的帮忙。
当然,除掉国子监的事情,对谢举伯所说的重新审议御史台职权的事情,贾似道倒是很赞成的,同样也是他今后准备行事的一个方向。毕竟,御史台虽说独立于大宋朝堂之外,可是哪能有那么多真正的一心为公之人?更不要说,这些年御史台因为风闻奏事、弹劾无罪的权责,早就成为朝中某些人打击异己的工具。
好在御史中丞一直空缺,要是御史中丞存在,按照大宋的规矩,只要御史中丞弹劾丞相,丞相是必然要引咎辞职然后从参知政事中选择一人递补为丞相,而御史中丞则是顺势得以晋身步入朝廷中枢晋升为执政之一。
若是真是这样的话,不知道大宋朝政局要乱到何种程度。
“陛下,御史台殿中御史张庆弹劾礼部尚书谢举伯枉顾祖制,欺君罔上!”
“陛下,御史台侍御史谭季弹劾礼部尚书谢举伯意图妄改祖制,数典忘祖祸国之罪!”
“陛下,御史台殿中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