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路到广州,有差不多三四千里路程,走陆路马车顶多一天五十上百里,这还是没有负担的情况下,如果算上身怀六甲大着肚子的徐若曦,陆路怕是一天最多也就三五十里路。走水路虽然说要比陆路远上几乎近半的路程,不过速度却要比陆路快上太多了,没有太大的风浪的情况下,一天一两百里路程是没有丝毫问题的。更重要的是,走水路贾似道就会少上很多被地方官员迎来送往的次数,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走水路比陆路有一点不方便的是,如今大宋朝沿海港口不多,船队想要补给不是那么方便。好在赵昀把背嵬军给了贾似道随行护卫,沿途补给可以先由背嵬军张兴等人准备好,那个时候就不需要寻找专门的港口码头补给了。
好在,徐若曦只是在最初两三天有些晕船,很快就适应了过来,不然贾似道还真是大麻烦,可是即便徐若曦没有晕船,严重的妊娠反应也让船上上上下下够呛。好在有赵昀派来一路跟随的三个御医,不然贾似道只能选择改行陆路了。
贾似道在徐若曦房中陪徐若曦直到她又再次沉沉睡去,才缓缓起身,轻手轻脚的转身离开。不过几天功夫,徐若曦就已经清瘦了许多,船上毕竟没有家中舒服。严格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徐若曦就留在临安城,这样不仅可以少上不少的非议,而且徐若曦也能少吃许多本不应该吃的苦头。毕竟,所有的封疆大吏一应家眷基本上都留在临安城,概莫能外,贾似道却是在朝廷中开了一个先例。
如果不是他凶名太盛,再加上让徐若曦跟随贾似道一同南下是赵昀先开了金口,仅只这一点,就足够台谏的官员狠狠的参他一笔了。
船舱外,春桃和绿珠两女一直候着,贾似道叮嘱几句,就下楼离去。
这艘楼船是贾似道的座驾,也是五艘楼船中最大的一艘,统共有五层之多,四楼五楼是贾似道和家眷居住的地方,说是家楸其实还真没有几个人,除了徐若曦和春桃绿珠小翠等人外,再加上柳如一起也不过是不到十人,三楼是书房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