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临安城算是真正进入热闹跟繁华的喜庆。
上到三公九卿下至贩夫走卒,无论愿与不愿,也都会在这半个月内好好的放松一下自己,走走人家,访访亲友,拜访师长,问候长辈,这个时节普通的布衣百姓与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行笔小吏并没有任何的不同。
只是,这一年的年节注定是与往年不同的。
正月十三,临安城中各行各业已经开始在布置着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来自各地的贩夫走卒、走街串巷的戏班子、卖艺人早在年节刚刚出初七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陆续朝着临安城汇聚而来。
临安城内的百姓和商户们也已经开始在各自门前挂上喜气的造型各异的灯笼,祈祷着来年的好运。
整个临安城,都洋溢在年节的喜悦和满足之中。
平凡的人们也总是最为健忘和最容易满足的,似乎去年发生的******乃至边疆的纷纷烽火,也都已经远去。
民间如此热闹,皇城中更是如此。
太子赵维的册封大典刚过不过月余时间,孟珙更是在蔡州取得前所未有的大捷,口温不花左膀右臂张柔也在蔡州折戟,更有口温不花亲笔书信前来向赵昀索要张柔首级以及尸身,虽说赵葵的淮南东路从腊月开始就烽火连天,不过有淮河天堑在,有赵葵坐镇,并没有让朝野上下又太过担心。
对赵昀而言,嘉熙二年的前半年对他来说比较难熬,而随着太子赵维顺利降生,似乎连大宋的国运都开始发生了变化。所以,对赵维出生以来的第一个元宵佳节,已经将赵维看作是自己福星的赵昀更是格外的重视。
所以,早在初七八的时候,整个皇城内外就开始忙碌起来,无数的太监宫女在董宋臣和卢允生的带领下开始布置起来。
因为朝局艰难而一向保持着节俭习惯的赵昀,罕见的奢侈了一把,内帑不够,甚至罕见的找户部尚书谢举伯要了一笔银子。而谢举伯也是罕见的二话不说,就从户部库房中提出了银子足额甚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