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谢举伯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己,本就自觉羞愧难当的李鸣复更觉不堪,不过话都已经说了,李鸣复也是豁出去了。
“老大人,不是下官不愿为皇上分忧,实在是……实在是……”
“老夫以为李大人言之有理,大人拳拳为国之心,老夫深感惭愧。这样如何?只要诸位大人愿意帮老夫渡过此难关,诸位大人所筹措的一应银子,老夫都会以户部的名义通过市舶司银行开具担保文书以及借贷文书,等到各地税赋银子运达,本官就会在国库充盈的情况下先行归还这些筹借的银子,绝不让诸位大人为难如何?甚至本官还可以按照市舶司银行的条例给诸位大人出借的银子按月计息,定不会让诸位大人难做就是了。”
话,谢举伯并没有说的太满。
户部是他说了算,国库充盈,什么情况下才交国库充盈?这中间可做的故事就太多了。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谢举伯同样也深知,欲情故纵也是要把握好火候的。
如今赵昀听了他的话跟他合谋演了一出戏,背上一个疲懒的名声,或许不会传扬出去,但是终究是让赵昀在这些重臣面前失了些分数和颜面。
此刻史嵩之等人被拿捏的已经没了脾气,又有李鸣复主动送上门的办法,谢举伯如果再得寸进尺怕是真要弄的一拍两散了。
虽然嘴上没说,其实很多人心中都有杆秤。哪怕谢举伯真的告老了,最后做接盘侠的也就只有那么几个人,李鸣复为什么如此急切?还不是因为李鸣复的可能性最大?至于史嵩之、李宗勉甚至其余几部尚书,接掌户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先前都已经说了,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本是常理。可是真是想要区区几句话就要让这殿中之人将所有的身家都拿出来为君分忧,有这个思想觉悟的人自然是有的,只是肯定不会那么多,而且赵昀如此做,等若是逼迫,就算是拿出来,最后也会落得个君臣离心离德。
见好就收,这也是贾似道的意思。
而且谢举伯
-->>(第1/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