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是贾似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五章 余阶之谋(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到贾似道在仔细倾听,余阶继续道。

    “大人请看,速不台统兵二十万侵扰四川。四川多崇山峻岭,蒙古人最为精锐的铁骑根本无法施展,若是仅仅步战,四川大可拒城而守,以我大宋兵械之利,如今更有大人改良的火药和火器等利器,那速不台顶多在最初依仗我大宋措手不及才能有所斩获,等到四川诸军反应过来,想来那速不台就不会那么容易攻城掠地了。

    那么,蒙古人这些年一直孜孜不倦的侵扰四川是为了什么呢?

    长江天堑贯穿南北,而四川据长江上游之势,自蜀江东注,巴丘东下,而天下大势分为南北,故江南为天下制胜之地,而擎南北之轻重者又在巴蜀。我大宋如今偏居江南之地,夫江南以为固者,长江也;

    而四川据长江上游,下临吴、楚,其势足以夺长江之险,常制南北之命也。故秦灭楚,晋灭吴,隋灭陈,必先举巴蜀,而后顺流而击吴之腰脊,兵不劳而迅若疾风之扫叶。

    蒙古贫瘠,以游牧而活,不思劳作,不懂将作,人人皆知。

    而蜀道难,只是巴蜀之地进出艰难罢了,进入蜀地之内,则是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才竹斡,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铁之利,浮水转漕之便,正可补蒙古之需。

    所以,蒙古人不攻便罢,若攻则必先取四川和荆襄。

    大人再看淮南,小小淮河,岂能真的挡住蒙古南下之铁骑?可是为何淮南少有战事?概因巴蜀和荆襄未下,蒙古纵然跃马而过淮河,却无任何支撑,还需随时防备后路被我大宋荆襄大军所断,终究不敢全力南下。

    那秃雪统大军停驻淮南,在末将看来,除了牵制我淮南大军不敢驰援荆襄和防守蒙古人南侵的后路外,却也是在时刻意图从荆襄等地寻找纰漏,末将敢断言,只要荆襄等地稍有差池,秃雪一路大军必会以雷霆之势西进直取荆襄。

    如今京湖战区新胜,蒙古人损兵折将,张柔授首,史天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