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击垮大宋长江一线防线的话,蒙古也何用跟大宋对峙如此多年?
又或者,口温不花根本就是另有目的呢?
或许,古人所说的杞人忧天,就是这样?
贾似道自嘲一笑。
孟珙不是傻子,朝中那些个勾心斗角的老狐狸们,也不是傻子。
“行了,我们所说的所有一切都是来自于猜测,我大宋同蒙古对峙这么多年,之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蒙古人大军三面强攻的事情,四年前不就是么?那一次,窝阔台的三子阔出可是死在了荆襄战场上。所以,义夫刚刚所说只是有可能,但是本官以为,口温不花就算有这么大胃口,也要有那么好的牙口才行。后金军中的信报,职方馆会随时上禀枢密院,本官也早命人照例给京湖孟帅一份,如今我们能够看透的事情,孟帅自然也能看出来,皇上和朝中那些老大人们也能看出来。”
既然想不通猜不透,贾似道也实在是懒得劳心劳力。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了。
“大人说的对,刚刚所言都是末将的揣测,皇上和诸位大人定然比末将考虑的要周全,末将以为我们还是早日赶赴广东是正理。”
余阶没有想到分析个战局,会分析到人心惶惶的境地,可是这毕竟是他的猜测,若是对了还好说,若是错了,岂不是失分之举?这个时候见贾似道把话题岔开,连忙应道。
“可是战事瞬息万变,战机瞬间即逝,皇上和朝中那些大人们远离前线,若是事事都要请示朝廷才能行事,这一来一回不知道要延误多少军情,那么就算以孟帅之能也只能被动挨打,处处受制。唯有皇上将各路军事全盘交付,才是万全之策。”
贾似道缓缓在书案后坐下,揉了揉眉心道。
“这个大人可以放心,四年前的宋蒙之战,皇上就给了各路主帅临机决断之权,事后只要及时上禀朝廷就可,既然已经有了前车之鉴,此次想来以皇上之英明,定然也会同样如此,朝廷不外乎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