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6章 除李计划(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教你读几年书,等国家有难之时,再派去领兵北征南伐,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符太后说着违心的话,想把好奇宝宝敷衍过去。

    然而,柴宗训突如其来的一阵猛咳嗽之后,嘴角竟然带血,瞬间打破了殿内的平静。

    宫女和内侍们好一阵忙活之后,柴宗训喝过药,躺到榻上沉沉的睡去。

    等空闲下来之后,符太后和范质满是忧虑的望着对方,小皇帝的老毛病再次发作,然而,能够诊治的却只有李无咎。

    “太后娘娘,前议是不是暂时缓一缓?”为了小皇帝的生命安全,范质这个受到信赖的重臣,必须抢在符太后的前边,把台阶铺垫好。

    符太后却摇了摇头,冷冷的说:“六哥儿的安危就是天下的安危,这就更应该把李中易留在开封。相公,我决心已定,毋须再议。”

    对于符太后斩钉截铁的态度,范质暗暗点头不已,别看符太后是个女流之辈,其杀伐果断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就目前的朝局而言,只要符太后和范质达成了一致,大计也就底定。

    范质回到政事堂后,便找来杨炯,命他草拟两份敕牒,其一是罢了李虎的天武卫都指挥使之职,升任殿前司都虞候;其二则是任命符昭信兼任天武卫都指挥使。

    杨炯的文笔极为了得,他笔走龙蛇很快就拟好了两份敕牒,捧到范质的面前,有些不解的说:“相公,出了何事?”

    范质深深的看了眼杨炯,这才解释说:“太后有些着急了。”故意隐瞒下了小皇帝咳血的机密。

    不知就里的杨炯,摇着头说:“铜臭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太后何必如此着急呢?”

    事涉皇家的秘辛,尤其是小皇帝的健康状况,那是绝对不能对任何人外泄的绝密。

    范质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叮嘱杨炯:“事关重大,你亲自去办。李谷和我一向不对付,老夫倒要看看,他究竟会如何表现?”

    杨炯久在政事中行走,他自然很清楚,柴荣活着的时候,武将的调动或任免,权属在枢密院那边。

    但是,自从新君登基之后,由于符太后的偏袒,政事堂的权力日益膨胀。

    如今,四品以上武将的任免权,逐渐被政事堂侵夺,也就是落到了首相范质的手上。

    这就意味着,范质完全可以越过枢密使李谷,直接草拟高级将领的任免文件,经符太后批可并加盖玺印之后,便是正式合法的敕令。

    但是,范质并没有那么做,而是委派心腹杨炯亲自去给李谷送件。杨炯是个明白人,据他的猜想,范质的目的应该是想测试一下李谷对于李中易的真实态度。

    久历官场沉浮的范质,心里很清楚,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正确无比的政治逻辑!

    换句话说,政事堂想拿掉李虎的兵权,等于是向李中易发出了严重的警告。

    作为范质政敌的李谷,如果和往常一样,和范质唱对台戏,故意刁难李虎的任命,嘿嘿,很可能就掉入了范质替他设计好的陷阱之中。

    说实话,李谷和王溥的政治联盟,杨炯不爽已久。当然了,杨炯心里也明白,符太后就算是再倚重范质,也不可能把所有军政大权都交到范首相的手中。

    天家无父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位,骨肉相残的史料简直是罄竹难书,更何况,范质仅仅只是臣子呢?

    “先生,希望李惟珍这一次不会让您失望。”杨炯笑眯眯的望着范质,那意思是等着看李谷的笑话。

    范质却略微皱了皱眉头,每逢大事有静气的基本功,杨炯还远未修炼到家啊。

    自古以来,尽管皇帝最忌讳臣子们看透他的心思,但实际上,为人臣子者皆必须悉心的揣摩上意。

    搞清楚最高掌权者的真实意图,然后对症下药,这才是常青不倒的至高秘诀。

    饱读史书的范质,一步步从小吏爬到今日之高位,主要有三个法宝:最重要的是忠诚,其次是治国理政的真本事,然后是始终能够把握上位者的大心思。

    以前,范质可以包容李谷和王溥的不断作梗,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已是位极人臣的首相,即使干掉了李、王二人,符太后也会安排信得过的重臣继任他们的相位,以便从旁制约范质日益扩大的权势和威望。

    在宰相堆里采取异论相搅的手段,一直是柴荣所遵从的掌权逻辑,到了符太后垂帘时期,越来越有固化的趋势。

    和柴荣不同,符太后和小皇帝毕竟是孤儿寡母,朝局稍微有点变动,必会担惊受怕,安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