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3章 警讯(求推荐票)(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插嘴,免得倒霉。

    反正,李中易早就知道结果,柴宗训迟早要当太子,他有必要掺合进去么?

    可是,涉及到军国战略问题,李中易也没啥需要忌讳的地方,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畅所欲言。

    “嗯,定难军有马,而且是上好的河套马。”柴荣显然事先做过功课,对于定难军党项人的地盘,相对比较了解,“如今,西平王拓跋彝殷的手下,已有一万帐,大约四至六万人。”

    接过柴荣手里的小纸片,李中易仔细的看了一遍,这才了解到党项人的军制。

    党项人的最小军事编制是“抄”,有正兵和负瞻(辅兵)各一人。两到三抄为一帐,有四到六个人,由阿克泥率领。

    党项人是全民皆兵的氏族架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八大部落的手上,同一部落的兵马,是一溜。

    对外开战时候,各部落首领派遣手下的将领带兵参与出征,其所属的兵马,大多有几十帐,称为枢铭。

    “陛下是打算征定难军?”李中易很早就想打党项人,只是限于条件不允许,才没有极力上奏。

    柴荣微微一笑,反问李中易:“你说呢?”

    李中易的心里也就明白了,柴荣果然纠正了此前的战略错误,转而把注意力放到了定难军的身上。

    按照李中易原本的构想,先拿下党项人占据的河套地区,拥有了河套马之后,留出三年训练马军时间。

    与此同时,调集重兵拿下后蜀这个大粮仓,然后佯攻北汉。诱出西南部的契丹人,聚而歼之。

    最终,落脚点肯定就放在了燕云十六州上面了。至于南唐、荆南、吴越等南方诸国,都是庸主在位,胸无大志。根本不足为虑。

    当然了,这仅仅是李中易的想法。柴荣站的位置不同,也不知道历史的真实走向,考虑问题肯定也大有不同。

    “无咎啊,你是英雄呢,还是枭雄?朕一直看不大明白呢!”柴荣不冷不热的望着李中易。

    又来这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