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大,各个宗派的信徒教众们远不及从前那么虔诚,奉献的愿力极为有限。
就算现在的人口基数比从前翻了不知多少番,也然并卵。这种只是口头说说的信众就算一千、一万、十万、百万,奉献的信仰也未必及得上从前的一个狂信徒。
……
其次,现在的信徒们奉献信仰时,提出的要求实在与奉献的信仰不成比例。签的合同实在是太过霸王条款,比打劫还狠。
以前的人多单纯啊。大部分信徒们早晚三炷香,三叩九拜,求佛念经,虔诚信仰,顶多也就是求个全家平安。
这个要求,只要不是战乱年代,就算佛祖不保佑,出意外的也少之又少。所以,这些教派大可以把这些信仰全部收下来。至于其中少少的一些因为出了意外而无法完成的合同,尽可以用多一些的信仰来抵消掉。
一千个人求平安,最终出事儿的也顶多就是十个人,然后多花二十人的信仰去抵消抵消这出事儿的十个人的业力。相当于净赚九百七十人的信仰,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
就像是保险公司一样,赔款额度与保付额度的比例,看起来很夸张。但是因为几率问题,赚的肯定比赔的多得多!
所以在古代,动不动听到这个人成了菩萨、那个人成了罗汉,这可不仅仅是以讹传讹,很多都是确有其事。
而现在,所谓信徒,一年半年的就拜一次,一次上三炷香、磕俩头,送出少少的一点信仰,就求发大财、求当大官、求绝症治愈、求老婆貌美如花一血尚在、求敌人破产得病死全家……
这种信仰之力,谁愿意收?别说信徒付出的这点愿力根本不足以达成心愿,就算勉强够了,费劲巴拉的达成信徒的愿望,就得到一丁一点的信仰,也不甘心啊。收获与付出太不成比例了。
这就相当于保险公司的保单,保险人只肯花两毛钱的保险费。却要求把意外险、医疗险、养老险、事业险、健康险……所有险种都包括在内,而且赔偿额度都是最少九位数。不但如此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