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巫文,正是这枚小钟的真名‘魂钟’!
那间外有水纹图案,据说是仰韶文化产物的陶瓮,也换了个模样。体型小了一圈不说,陶瓮表面的图案也变得截然不同,水纹中多了许多图案,两个脑袋的蛇,九个脑袋的鱼,牛头鱼身的怪物,龙头龟身的鼋……各种奇形怪状的生物图案密密匝匝的分散在陶瓮的各个角落,林林总总不下百种。在瓶身上,隐藏于图案、铭文间的巫文,标示着这只陶瓮的真名‘鱼龙罐’!
那只石质的印玺,变化倒是不大。仍然是婴儿拳头大小,只不过在印玺身上在铭文掩映之下,隐隐显出了仿佛草木的暗纹。在印玺的四面多出清晰的四个野兽图案虎、熊、犀牛、大象。原本模糊的印玺面上,多了四个巫文,也是这方印玺的真名‘地魁之印’。
原本只有巴掌长、三指宽的骨刀,变化最大。居然足有两百公分长短,两个巴掌宽。原本毫无装饰的暗黄刀身,已经变得一片雪白,刀身上密布着血红色的诡异铭文,刀锋纸薄,刀背尖刺林立、犬牙差互,只看造型,就凶厉万分。刀柄护锷处,篆刻着巫文屠灵!
……
毫无疑问,原本简陋近乎丑陋的四件巫器,在李简祭炼成功后,完全变了一个样,精致的近乎华丽。这四样宝贝如今就算拿出去,让那些所谓的‘砖家’看,也绝对没有人能将它们与丢失的那四件文物联系起来。
……………………
欣赏了一番这已经完全属于自己的巫器后,李简满意的点了点头,念头一动中,四件巫器纷纷化作虚影,投入到李简的体内消失不见。
然后,李简转而将目光投诸到已经分门别类堆好的材料上,摸着下巴琢磨了起来。
这一次京都之行,在材料方面,堪称丰收,李简已经迫不及待的打算开始炼器了。
虽然李简现在不过是地巫,还远远无法炼制出如刚刚收为己有的那四件同一级别的巫器。但是,凭着现代丰富的、不虞或缺的材料,前世的经验,以及传承的完整,炼制出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