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儒道至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章 深研经义(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举而作!”

    方运想到这里,立刻觉察文宫轻轻一颤,才气更加凝练,比连续苦读三天更加有效。

    方运更加确信自己的选择。

    方运继续阅读那本《经义述解》,足足看了三个小时,才看出点门道。

    “这《经义述解》的作者原本就是景国一个普通的进士,对经义的模式非常了解,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但缺陷在于,他的思维太固化了,他太注重‘技’,涉及到‘术’就有些差了,更不用说‘道’。”

    “一篇经义的结构和起承转合等都是技法,而如何让破题深刻、立意新颖则是术的范畴,至于道,那是跟众圣比肩的思想,我目前还不敢奢望。根据我的推断,只要掌握技法就可以中秀才,而要中举人必须有自己的术,进士的话则需要把技和术同时练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至于道,至少要翰林才能摸到门槛。怪不得科举只到进士,因为道不是考试可以分出高下的。”

    “我明白了,‘技’可清晰说明,但‘道’和‘术’却难以用固定的模式让人学会,所以我才会发觉这书的缺陷。要想学到真正的术和道,别人是教不会的,而且没有一点捷径。”

    “多看。大量阅读那些名士甚至众圣的经义,哪怕他们所作经义不适合科举。他们的经义文章如同一粒粒种子,平时或许没用,但在关键时刻必然能生根发芽,形成灵感。”

    “多想。思索别人的经义好在哪里,思索自己的缺点在哪里并想想怎么改正,思索怎么加强自己的强项。”

    “多写。看和想都是‘收’不是‘放’,只有不断写,才能掌握如何把自己的理念和思想正确表达出来,达到收放自如。”

    “这本《经义述解》,阅尽。”

    方运毫不犹豫把这书收到奇书天地,以后就算再看也是只泛读不精读。

    方运继续翻阅其他相关的经义指导书籍,有了经验,他不再逐字逐句看,而是跳着看。

    月初的月光暗淡,屋里一片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