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路青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30章 历史大势(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包飞扬对前世浦江市是如何推进浦江钢铁厂和江湾区沿江的船舶工业企业搬迁的细节并不是很清楚,但他对华夏国企改革的整体进程,以及许多典型实例倒是知道得不少。

    放到历史长河中去看,浦江钢铁厂和江南船舶的搬迁并不算困难最大的,整个华夏的国企改革,涉及到数以亿万人,但华夏还是将这个雷区趟过去了。

    而包飞扬也有自信将这份工作做好,毕竟他熟知整个国企改革的历程,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避免。

    另外,他要关注的也不是整个国企改革,而是汇浔区,以及这一次涉及到的浦江钢铁和江南船舶,需要的资源和面临的问题都要少得多。

    包飞扬说道:“我认为,浦江钢铁厂和江南船舶的搬迁问题,我们不能够仅仅着眼于解决问题,我觉得这两个企业,还有其他处在困境当中的国有企业都不是负担,他们是资源。搬迁不是抛包袱,而是资源整合,谋求新生和发展。”

    “飞扬同志,你这个提法非常新颖……”

    熊必红苦笑着摇了摇头:“的确,像浦江钢铁、江南船舶这样的企业,经过几十年的积淀,在技术、经验、市场、管理等方面确实有一些积累,但不可否认的是,企业的负担也很大,人浮于事的情况也很严重,而过去的这些积累也在不断流失。就像浦江钢铁,新进来的大学生过几年就会流失大半,企业最好的人才、技工也有很多跳槽去了外企,甚至是私企,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企业很快就会变成空架子。”

    包飞扬点头说道:“确实,很多国有企业的历史负担太重了,想要转型并不容易,尤其是现在的经济大环境逐渐转向市场经济,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只要付出一定的人工成本,就能挖走企业培养了很多年的人才,免去了培养的成本和时间……”

    包飞扬一边说一边摇头,从后来的情况来看,很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其实都是站在国营和集体企业的废墟当中站起来的。如果严格追溯的话,基本上每一个成功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