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路青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三十七章 变化和规划(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我这样说,在包县长您的面前就是班门弄斧。”

    “你不要总是拍我马屁,那没有用。”包飞扬笑道,大家也纷纷笑了起来,好像听到什么了不起的笑话一样。不过包括陈亚平在内,大家看向杜强的目光都充满了羡慕。杜强跟崔程阳的关系比较密切,以前也可以算是焦梦德的人,随着焦梦德的垮台,哪怕崔程阳还在的时候,杜强在陈港乡都失去了往日说一不二的权威,尤其是随着陈港乡大开发,包括杨承东、包飞扬、于晨风,还有以前的郑岳等几位县长都是直接插手陈港乡的具体事情,下面乡长乡政府负责执行,杜强这个乡党委一把手逐渐边缘化。

    随着崔程阳退居二线,大家都以为杜强也要跟着倒霉了,这也是周知凯临走前想要拿掉杜强的原因。没想到崔程阳的临死反击,加上苟亮学的临阵倒戈,反而让杜强获得了彻底脱离原来的派系色彩,得以投身包飞扬麾下的机会。

    现在县里看似斗争激烈,新任县委书记徐平是市委书记齐少军的嫡系,来势汹汹,前段时间因为县属企业改革的事情,县里各部门暗流汹涌。但是在乡镇基层干部眼中,还是包飞扬的赢面更大,因为他们切切实实看到了包飞扬履任以后为地方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即代表了包飞扬的能力,也说明了包飞扬身后潜藏的能量。

    大家笑了一会儿,杜强开口说道:“我琢磨着,包县长的意思还是要规模化,就像淮水的很多小造纸厂都没有办法成气候,但是有了方夏纸业、金光集团这两个龙头,将他们聚集到望海以后,就能形成产业优势。我们依靠单个农户的零散种植恐怕也成不了大气候,最多也就是满足眼前的需要,要想扩大规模,走出国门,我想还是应该形成产业优势。”

    包飞扬点了点头:“具体要怎样做呢?”

    杜强看到包飞扬点头,顿时信心大增:“我觉得,我们政府要起到的应该还是服务和指导,更多的事情要交给市场,交给老百姓自己去做。”

    杜强一直注意着包飞扬的脸色,他刚刚提到的这句话是包飞扬在会议上、在平常工作中经常强调的一个原则,看到包飞扬微微点头,杜强就知道自己应该没有领会错。

    他接着说道:“首先,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有眼光、有能力、并且有胆量的农民去扩大生产规模。比如新河村就有一个养鸡大户,他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养鸡,是全乡第一批万元户,现在养了两三千只鸡,以前觉得还不错,现在来看,规模还不够大,完全可以再扩大嘛!”

    包飞扬点了点头:“我先说一下,你的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必须要切实注意一点,那就是不要将政府的意志强加到老百姓的身上,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出台鼓励政策,可以适当面对面沟通,但是不要给他增加压力,要不要扩大、扩大到什么程度,让他自己决定,政府只能提供政策、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和信息,不能强迫。”

    “是是是,我们一定牢记包县长您的叮嘱。”杜强连忙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我们乡这样的养鸡大户、养猪大户、养鹅大户还有很多,一方面我们可以提供信息引导、政策鼓励,帮助他们扩大生产,成为更大的大户;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鼓励更多的老百姓成为大户,这就要比现在这种指标分派好得多。”

    “不错,成为大户、更大的大户,老杜的这个说法很通俗,但是说到关键点上。”包飞扬说道:“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鼓励大家家家户户养一只猪、养几只鸡,可以改善生活、增加收入,解决的是温饱问题,现在我们要达到小康、奔向富裕,仅仅是这种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已经很难达到目标,只有成为大户,才有可能,才能让更多人富裕起来。”

    “但我还是要再次强调,一切都要自觉自愿,不能搞运动式的推进,这一点,乡里面要注意,对下面的村组也要强调和监督,如果让我知道这样的情况,相关人等的成绩不但一笔勾销,还要受到处罚,这样的干部,我是肯定不用的。”

    杜强、陈亚平等人不由凛然,如果说他们原本心里还有些不以为然的话,那么当包飞扬一再强调的时候,他们也知道包飞扬对这件事确实非常重视,而且包飞扬还说出了肯定不用这样的干部的话,可见他真的不是开玩笑。

    杜强和陈亚平连忙说道:“是,我们一定将这个原则贯彻到底。”

    杜强略一沉吟,又接着说道:“这第二点,就是除了鼓励本地的农户发展大户,还可以引进外地的大户。刚刚包县长一再强调要尊重老百姓的选择,这是担心我们好心办坏事,毕竟每个农户的情况不一样,只有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