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路青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六十七章 叔侄对眼(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很少,还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包飞扬拿起暖水瓶为王虹锋续了续开水,接着说道:“望海县的情况比较特殊,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大工业的发展,如果我们不早作应对的话,我想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我们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但是因为并没有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以及思想观念问题,工厂在当地找不到足够多的合格的产业工人,只能够从其他地方招人,我们就不能够让产业发展的好处尽可能地留在本地,惠及本地的老百姓。”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距离工业区比较近,受工业化影响最大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大量农业人口进厂务工,成为产业工人,而种地的劳动力明显不足的情况。如果我们不尽早准备,就会影响农业生产。也会影响农业人口向工业的转移。”

    听到包飞扬这番细致的分析和讲解,王虹锋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你考虑的这两个问题很有意义,虽然望海的情况有些特殊,但是类似的情况也可能在省里的局部地区出现,比如凤湖城郊。凤湖通过城市化。消化了这些人口和土地,通过吸纳周边地区的劳动力,解决了产业工人的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很可能会成为全局性的问题,未来十到二十年。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会让农村的情况变得与今天完全不同,也许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考虑这种变化,及早做出应对。”

    王虹锋很快就从包飞扬提到的望海因工农业发展不平衡而导致劳动力不平衡的特殊情况。立刻展开了发散式思维,联想到全省乃至全国所将要面临的新局面,这也是包飞扬特意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他也希望在这场发展变革的新局面下,华夏国能够平稳过渡,未雨绸缪的计划安排好一应事宜,尽量避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而他也是想借这次的机会以望海县为试点。做出成功的先例,成为全国的示范性样板,让更多的城市和地区少走弯路。更快更好的发展。

    江北省一号突然生病住院,对于江北省二号人物省长王虹锋来说很可能会是一次绝佳的机会,除了人脉背景,资历还不算老的王虹锋要想在江北省登顶,坐上省委书记的宝座,还需要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让其他竞争对手无话可说。王虹锋在江北省履职的这几年,虽然在工作上也有所建树。做过一些实事,也取得了一些政绩。但是要想再进一步的发展,还缺少一些更加亮眼的东西,他自己心里其实把握并不是很大。

    江北是一个农业大省,近几年来,响应着国家的号召,虽然也在大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建设,但是相比其他发达的省份,这项工作成绩并不是非常突出。如果王虹锋能够抓住在工业化改革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新农村建设问题,就无疑可以向高层展示他超前的眼光和勇于任事的品质,以及实干的才能,增加更多的可能性,王虹锋进一步发展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一向目光敏锐的王虹锋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巨大意义,如果这项工作成功实施开展,这就不仅仅是取得一些工作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谋求自我提升发展的事情,而是真正对全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都有着积极深远影响的事情。他目光有些复杂了看了包飞扬一眼:看来这个年轻人不愧是得到赵家认可的,选择重点培养的接班人,虽然现在还非常年轻,只有二十五岁,只是一个县委常委、副县长,但是目光之深远,在某些问题上,甚至他都要感到佩服。

    王虹锋不清楚包飞扬在形成这样的观点过程中,有没有得到其他人——比如赵根正的指点,但是即使在思维方式的培养过程中曾经得到过提点,包飞扬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这在其他同等级执政官员甚至是高一级执政官员尚未来得及思考过的问题,就已经是常人所不能及。

    看到睿智敏锐的王虹锋已经看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包飞扬没有再多说什么,他相信王虹锋一定能够结合自己的位置和角度,做出最好的选择。

    他喝了口放在茶几上有些温热的茶水,润了润嗓子又对王虹锋接着说道:“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我们现在引进的几个大项目,以及围绕这几个大项目引进的配套项目,是远远超出望海县目前的产业水准的。比如方夏纸业要建厂,县里最好的建筑公司也没有办法独力承揽。县属企业、其他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可能都跟不上新项目发展的要求,我想县里也需要做一些事情,让他们能够跟上来,分享到经济发展的好处。”

    “所以我打算下一步要对县属企业进行重组改革,让他们更具活力,增强实力;也要向其他集体企业和个体企业提供帮助,提升他们的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