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路青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六十八章 海州之邀(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出去这么多优惠条件,甚至只要你来,连建设的资金都通过银行帮你办,有的投资商都不用自己出钱,或者只要出很少的钱,就能从地方政府那里拿到土地,从银行拿到钱,如果他的厂子办不起来,亏的就是银行的钱,他完全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如果厂子办起来,政府许诺了免税免费用,短的三五年,长的七八年,我们现在看三五年的时间可能不长,其实一个产业的黄金周期可能也就是那三五年,三五年一过,企业效益下降,说不定就倒闭了。”

    “地方得不到任何好处,却可能留下来很多问题,比如环境的污染、不良贷款、工人失业等等。这些情况可能比较极端,但是出现的几率并不小。”

    “中央一直强调政府要加强调控,避免重复建设,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确实还是存在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听到包飞扬说的话。王虹锋面色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这确实是各地发展都存在的问题,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根香烟在桌上敲了敲,一伸手再摸,却没有摸到打火机。这才想到打火机刚被毛绍娟收去。他拿起那根香烟看了一眼,无奈地把烟丢到茶几上不再管它,然后对包飞扬点头说道。

    “重复建设的问题和地方为了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一样,都是地方为了发展的产物,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调控,加强地方政府之间协调与合作。海州市和靖城市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你们提出来的海州湾南翼发展战略就很有看头。”

    包飞扬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只zipo打火机,拿起王虹锋丢在茶几上那个香烟,替他点燃香烟后道:“我觉得不仅仅是调控的问题,关键还是规划。海州和靖城这一次之所以能够达成共识,也是因为有这个海州湾南翼发展战略的规划。”

    “我们望海县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也拒绝了不少项目,比如有一家农药厂想过来投资,规模还挺大,但是我们认为这不符合望海县的产业发展规划,就介绍给了别的地方。我们在招商引资的时候,也比较有针对性。和造纸和相关产业是最优先的,然后我们有优势的其次,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造纸业特色的县域经济体。别的项目不是不好,但是我们的资源和精力有限,必须要集中力量做大一个产业,将优势发挥到最大,这就是我们的产业规划。”

    包飞扬顿了一顿继续说道:“为了让工业的发展、城乡的发展相协调,为此我们还专门请省里的专家为我们做调查、做规划。希望这份规划能够为望海县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设计出一份蓝图。这样我们就不会走偏,就会避免很多问题。发展得又快又好。”

    “其实上面提到的农村问题、企业改革发展问题,都是这份规划中涉及到的。”

    虽然在前面已经两次被包飞扬的超前独到的见解和思路惊到,感觉这完全不像一个只有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所能思考得到的事情,但是听到包飞扬刚才所说的话,王虹锋还是再一次露出惊讶的表情,实在是包飞扬做的这件事在国内来说非常罕见。很多地方也在提城市规划、发展计划,但是像望海县这样,能够坚持按照计划去做的却非常少。

    “你提到的这个规划确实能够解决无序竞争问题,不过问题还是和刚才一样,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像望海县那样,有一个优势产业可以尽情去挖掘,对很多地方来说,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质量反而是其次了,他们可不会管什么白猫黑猫,只要是猫,那就欢迎。”王虹锋虽然很赞赏包飞扬的做法,知道其实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但是放到全省,这种做法又未必可以推广,就算是在江北省这个层面上,在跟其他省份抢项目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顾忌。

    当然在全省这个层面上,王虹锋还是更注意省内各地的有序合理的发展,支持包飞扬做法的。

    王虹锋今天找包飞扬,本来是想跟他谈一谈望海县的工作,经过这一番交谈,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某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包飞扬的考虑已经非常周全和深远,而且他思考的角度和深夜甚至比自己还要广还要深,而且在他刚才和自己谈到的几项工作也都给了他非常大的启发。

    王虹锋将一只大号的水晶烟灰缸推到跟前,掸了掸烟灰,沉默了片刻,突然问道:“听说前段时间海州的薛绍华想让你到海州去,甚至说可以将海州的临港开发区交给你,你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王虹锋和包飞扬的关系并没有公开,在省里知道的人并不多,当然他们也没有刻意隐瞒,只是包飞扬在望海的事情王虹锋很少直接出面,只有在靖城荷花节的那一次,让很多人知道包飞扬和王虹锋的司机赵和平关系密切。到了薛绍华这个层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