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路青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三十八章 陈玉清的不满(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工作的开展、特别是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工作都会有不小的影响,所以包飞扬还是希望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化解这个矛盾,不让器重自己的薛绍华为难。

    “这件事再说吧,你先将手上的工作做好。”薛绍华说道。在他看来,包飞扬将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官场上以理服人是最行不通的,要么用权威压下去,要么就用成绩来说话,当然权威也要建立在成绩的基础上,从这个角度来说,薛绍华要保包飞扬,等于是将自己的前程都压上去了,要是包飞扬做不到他说的那些,薛绍华身为市委书记的权威就会遭到质疑,甚至连升迁前景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包飞扬见薛绍华这样说。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够点头答应。

    在包飞扬向市里提出来的计划当中,重点就是要让韩国山水集团看到海州市发展造船业的决心和规划。这份规划包飞扬已经委托方圆天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共济大学的教授规划专家陈云良、还有具有丰富的造船业经验的沪城江海船厂工程师徐海澜等人在做。同时,包飞扬还提出来的另外一个构想,就是对海州市的造船业进行整合。

    海州目前主要有六家修造船厂,其中包括一家海军修理所,另外包括海州船厂、海州外轮航修厂、墟沟造船厂、海州内河航运公司船厂、海东船舶修造厂,两家修造厂可以承担外轮小型性修理,两家船厂可以建造一百到一千吨的钢质渔轮。还有两家建造木质、玻璃钢的内河小型船舶。

    全市修造船业的总产值在一千五百万左右,其中修船占百分之六十以上。共有船台8座,其中一千吨级船台一座,五百吨级船台3座,其余都是三百吨级以下的船台。还没有大型船坞。

    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成立的时间不长,这些修造船厂中,没有一家是直接属于临港经济开发区的,虽然说外轮航修厂与船舶修造厂是设立在临港经济开发区的辖区内,但是前者隶属港务局管辖,后者则隶属市航运局企业。

    包飞扬的想法是整合全海州市的造船力量,择优与山水集团进行合资,打造一家技术和管理水平都过硬的造船公司,哪怕只是制造轮船的中间件。也能带动海州造船能力的提升,完善造船产业配套环境。

    市委书记薛绍华听过包飞扬的计划后,对此也比较支持。不管有没有可能与韩国山水集团的合资在海州市兴建一座新的造船厂。单单从事对海州的造船力量进行整理合并,并提高振兴造船产业对海州市来说都是一个可行的方向。海州市作为港口城市,拥有优良的深水岸线,却没有自己拿出的手的造船产业,显然是一种极度的浪费。

    包飞扬整合全市造船业的设想虽然得到市委书记薛绍华的支持,并不意味着这个计划就能够顺利做成。海州市这几家造船厂涉及到好几个不同的部门。如何将这些有着不同利益诉求的企业都捏合起来,统一进行整合。就涉及到对不同部门的利益整合,这必然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而且在海州市来讲,虽然说薛绍华很高,但是经济领域的工作毕竟是由市政府负责,主持政府工作的陈玉清市长的态度也非常重要。

    因此,包飞扬结束和薛绍华的通话以后,看了看时间,便拿起公文包,走出办公室。他昨天已经和市长办公室约好,今天要过去向海州市市长陈玉清汇报工作。

    在陈玉清的办公室门外,包飞扬并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权,虽然他已经有过预约,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坐在外面的市长秘书办公室,足足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得以进入陈玉清的办公室。

    陈玉清年纪不大,今年四十三岁,四十出头就能做到实职正厅,而且还是个女性,可见平时并不太张扬和高调的陈玉清的身上必有过人之处。事实上做事一向干练果断的陈玉清在江北官场上也有铁娘子的称号,早年她曾经在纪委部门工作,担任过淮城市淮东县纪委书记,当年震动一时的淮东窝案发生后,陈玉清抓住机会顺势上位,担任淮东县县委副书记,后来任代理县长,之后县长、县委书记、副市长,到海州市长,这仕途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迈得很扎实,而且晋升的速度很快。

    纵观陈玉清的官场生涯,淮东县可谓是她的最初的发迹之地,陈玉清被省里委派去淮东县任职之后不久,省纪委就开始牵头调查淮东县官员*案,可见派陈玉清去淮东县是省里早已经计划好的,陈玉清则是省里在淮东县布的一枚棋子。而后随着案情的进展,情况有些出乎省里预料,而陈玉清则表现她雷厉风行的铁腕,得以代理县长一职,并因在之后的工作表现出色成功转正。

    当时淮东县情况十分复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