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路青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三章 超大手笔(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为韩国大宙集团是韩国实力最强大的财团之一,如果说三星财团排名第一的话,那么大宙集团仅次于三星财团排名第二。比现代、lg、sk等财团的规模更大。而在韩国的造船行业,大宙重工的产量也仅次于现代重工。还要领先三星重工,排名韩国第二,而相比之下,韩国山水集团连前五都进不了。即使是韩国山水集团这次大张旗鼓收购的大东船厂,所隶属也不过是韩国排名第五的韩进重工,而且大东船厂也只是韩进重工旗下的一个船厂,份额占据韩进重工造船规模的四分之一都不到。虽然从总量上看,日本造船业的整体规模要比韩国的规模更大,但是具体到单个船厂而论,一九九六年度世界造船业完工量排名前三的都是韩国的船厂,即使是赫赫有名的日本三菱重工的造船业完工量也只能跟在韩国三家船厂之后屈居第四。而之前在通城地区和华夏远洋集团合资建设华远川崎造船厂的川崎重工的造船规模只能排日本第四,如果从规模上来讲。更是远不如韩国大宙重工。如果韩国大宙重工真的要在海州地区投资建厂,那肯定是超级大手笔。和韩国大宙重工的大手笔投资相比,韩国山水公司的造船中间件项目简直就成了一个笑话。要知道。韩国山水公司的实力连韩国前五都进不了,更何况韩国山水集团他们准备投资的也只是一个造船中间件项目,与韩国大宙重工投资整船项目根本不可同日而语。通城地区一直在大力打造造船产业基地,作为通城市的常务副市长,卢丁逸当然很清楚大宙重工在造船业的地位,那是可以与三菱重工平起平坐。现时实力要远远强过川崎重工的造船行业巨头,通城市向来以江北省造船业老大自居。对卢丁逸来讲,他根本无法接受大宙重工在海州地区而不是通城地区投资这个现实。同时卢丁逸心里也有强烈的不安,如果大宙重工真的在海州地区投资建厂,海州地区的造船业一定会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虽然目前从造船产业规模上看通城市的优势暂时不可动摇,但是通城地区在省内的地位将会出现一个最直接的挑战者,这是作为通城市常务副市长卢丁逸所不愿意看到的。更重要的是,韩国大宙重工决定在海州地区投资造船项目的事情发生正逢通城市提出要以造船业为主要抓手,打造江北省经济龙头之际,通城市提出要重点打造造船业,结果通城地区这边还没有做出任何成效,原本几乎谈不上有什么造船工业的海州地区却引进了一个令造船业界都感到震惊大项目,虽然卢丁逸还没有了解到这个项目的具体细节,但是凭着敏锐的直觉,卢丁逸可以感觉到,韩国大宙重工在海州地区投资的这个造船项目至少可以媲美通城市最好造船企业的项目——这简直就是*裸的打脸。新省长洪锡铭上任之后,曾经为了通城市发展造船业站台甚至亲自找海州地区市委书记薛绍华谈话,让海州地区那边把韩国山水集团的合资造船项目让给通城地区,但是面对大宙造船这样的项目,恐怕洪锡铭也不会再去责怪海州地区人的积极主动性太高,以至于无视洪锡铭支持的产业规划。对洪锡铭来说,他要怪也只能责怪通城地区招商引资工作不力,竟然对韩国大宙重工这样赫赫有名的业界巨头的投资动向反应如此迟钝,竟然到大宙重工在海州地区的造船项目就要敲定的时候才知道。如果洪锡铭真的产生这样的想法,那么对通城现在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主要成员,也包括卢丁逸本人,都可能是灾难性的。“包主任,你是说,大宙重工真的要在海州地区投资建造船厂,而且还是整船制造厂?”卢丁逸盯着包飞扬,似乎要看出包飞扬是不是在撒谎,因为他从内心深处根本不愿意去相信包飞扬的说法。就卢丁逸本人来说,他对造船业也算是相当了解的。造船业是一个非常注重配套的行业,一艘船舶号称一座海上城市,与钢铁、机械、电气、电子、航运、轻工等几十个行业密切相关。(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