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路青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陈玉清要走(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想到陈玉清还是要调走。

    虽然说陈玉清以前对市委书记薛绍华力主的重化工业发展规划并不以为然。两个人在海州的发展路线上有些分歧,并因此产生了一些矛盾。但是在包飞扬为海州找到了韩国山水公司的造船项目,让海州地区发展重化工业出现曙光的时候。陈玉清立刻放下了以往的个人矛盾,以及她以前坚持的发展路线,毅然挺身而出站出来维护海州地区的利益,可以说是不计个人发展前程都要力保韩国山水集团的造船项目留在海州地区。

    虽然这件事包飞扬早有计划,即使没有市长陈玉清站出来和省里顶着干,他也有把握让这个项目最终留在海州,但还是对陈玉清表现出来的大公无私、一心为海州的发展而考虑的精神心里还是感到十分敬佩。

    在接下来这段时间的工作中。市政府主管经济建设,所以包飞扬也曾因为工作关系多次与陈玉清打交道。他也不得不承认,尽管有时候陈玉清在工作中表现得非常固执,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固执也让市政府的工作效率变得更高,而陈玉清对开发区的工作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尤其是开发区实行的一系列大胆做法,都得到了陈玉清的支持。

    有时候包飞扬也会觉得,如果能够得到陈玉清的认同,在这样的领导手底下干活会非常舒服,起码不用考虑来自不同方向的干扰和压力,陈玉清都能用看似单薄的肩膀为下属都给挡了,让下属能够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一心一意的干实事而不需要考虑其他。

    在这个时候,包飞扬并不希望陈玉清离开。在这么一段时间的工作接触中,他已经适应了陈玉清的工作风格,进而有些赞赏和由衷的钦佩之意。愿意在她手下好好把工作做好,但是他也知道,既然省委组织部已经启动考察程序,那就意味着陈玉清海州市市长的位置就很可能要动了,这件事已经不是他能够阻挡的了,尽管有些为陈玉清感到不平。但以包飞扬现在的身份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在心里暗暗喟叹一番。

    当然,这并不是说陈玉清调走已经板上钉钉。不可变更,但是必须要上面有领导愿意保她才可以,而且很可能会引起省委内部的分歧,从大局考虑,为了省委人事布局的通盘计划,这件事基本上就是定下来了。

    薛绍华点了点头:“玉清市长抓政府工作,成效斐然,我已经向省委表明了海州希望稳定,希望玉清市长继续带领海州人民建设新海州的态度,不过省里也有省里的考虑,省委领导要站在全省的大局去考虑。”

    薛绍华没有再说下去,不过他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身为海州市市委书记他本人也不希望陈玉清离开,虽然说他和陈玉清之前曾经因为想法不一致在一些问题上有些分歧。但是不可否认,无论是薛绍华还是陈玉清,都是真心为了海州地区的发展,所以两个人在发展方向上的这种分歧,在海州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所取得的大好的发展形势面前,已经在最大可能的程度上得到了弥合。薛绍华和陈玉清这段时间在工作中各方面的配合也算默契。海州市的党政领导班子正处于最和谐的状态。

    可是现在省里却突然打算要将陈玉清调走,另外任命一位新市长,谁也不知道新市长会是谁,工作作风如何,对海州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看法,上至市委书记薛绍华、下到普通的机关干部,都要重新适应新的市政府一把手的工作方式,这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的磨合,肯定会给市里的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果这位新市长的想法与薛绍华、与海州现在的规划不一致,那么就会出现新的矛盾。就算薛绍华能够控制局面,也会造成海州市委与市政府间的矛盾,为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如果新来的市长比较强势,薛绍华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局面,那情况很可能还会变得更加糟糕。

    薛绍华希望能够保持住海州市目前平稳发展的局面,也向省委领导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但是省委领导也有省委领导的考虑,未必能够让他如意,所以尽管不愿意,但是无论是薛绍华还是包飞扬。都必须为可能面临的新市长上任做好心理准备——薛绍华提前把这个消息透露给包飞扬,用意也正是在此!

    下午要召开的是一个海州市经济工作会议,目前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接二连三取得重大突破。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相比之下,海州市的其他县市区的情况还有些不温不火,这次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就是如何配合临港经济开发区大发展,推动海州全市的经济发展。

    “包主任,听说你们经济开发区这次又请到了台湖的宏达集团、联合化工集团,恐怕又拉到了好几个亿投资吧?”这次参加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