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路青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预先布局(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气跟包飞扬顶上了,这样一来对形势一片大好的海州市船舶产业乃至整个海州市经济极为不利。

    包飞扬笑了笑:“我和楼县长谈过,他对我们海州船舶产业的发展非常关心,也很上心,我们在很多问题上都有类似的看法,在今后的发展思路上应该会比较一致的。楼县长还曾经对我说,能够在他退居二线前看到我们海州船舶工业的腾飞,他也就满足了。”

    薛绍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对包飞扬说道:“嗯,既然你这样想,有机会的话我再跟易成同志谈一谈。”

    “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方面,我还有些情况要向薛书记您汇报。”包飞扬说道。他将张仪铭的情况,以及与一七七研究所、方夏特种材料的合资项目情况简单进行了汇报。

    听到包飞扬汇报的情况,薛绍华数次露出惊讶的表情:“飞扬啊飞扬。没想到你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默不作声,又放了一颗卫星上天,原本我还担心这一次上面对市里调整会影响到以后的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工作,现在看来我倒是不怎么担心了,不管上面怎么变,相信你都有能力掌控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大局。”

    包飞扬连忙摇了摇头,诚心诚意地对薛绍华说道:“书记。我之所以现在能够在临港经济开发区做出一些成绩,与您和陈市长的支持是离不开的。没有你们两位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我在下面很难彻底掌握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局面,也更加没有可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也就不可能做出任何成绩来。”

    “好了。”薛绍华摆了摆手,打断了包飞扬的话说道:“总之。不管怎么样市里都会尽力为你争取最好的发展环境,这个张仪铭你要是觉得能用,那你就大胆地用,我相信你用人的眼光,市里肯定支持你。”

    包飞扬点了点头:“经过这几天的接触,我也能够确定张仪铭在船舶制造工程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是很高的,我觉得以他的能力和才干完全可以胜任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总经理一职。”

    薛绍华不禁心里又犹豫了一下,目前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由包飞扬兼任的,总经理要负责整个集团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相当于一个大海中航行的掌舵手,引领着这条大船在海中航行的正确方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前由包飞扬兼任,他自然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但如果换了一个人,他也并不了解这个人,不知道这个人如果担当此任之后是否能够做的与包飞扬一样好。不过他信任包飞扬的眼光和判断,最后还是点了点头:“既然你愿意推荐。相信这个人选还是合适的,回头一起议一下。”

    包飞扬虽然辞去他在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兼职。但是又推荐楼易成和张仪铭接替海州船舶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务,对于包飞扬来说这两个人都可以算得上是自己人,而且在对海州船舶工业的发展上很多思路和观念都比较一致,所以他依然可以保持对公司的影响。

    不过最让薛绍华感兴趣的还是包飞扬突然提出来的那个合资项目:“这个一七七研究所是什么来头?”

    薛绍华对一七七研究所以及方夏特种材料的情况都不是很了解,不过包飞扬声称合资项目将填补国内在船用中低速柴油机方面的空白,薛绍华不由感到大为振奋。因为船舶工业会在海州今后发展格局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段时间他也在花费了不少精力详细研究国内外的造船产业,知道最近的这一些年以来国内造船产业虽然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无论是在船体制造,还是船用配套产业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异都很明显。相对来说,船体制造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还有机会出口,但是在船用主机方面,则大部分要靠进口,很多国内造船厂接到的单子,最终交付的时候,可能船体是国内造的,但是主机用的却是别人的,这也可以算是国内船舶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和短板。

    如果包飞扬描述的这个项目最后真的能够在海州地区顺利落成,那么海州造船业才算拥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并且能够在船舶产业的局部领域取得国内领先的地位,这对于扩大海州船舶工业的影响力无疑作用巨大。

    包飞扬回答说道:“一七七研究所隶属科工委,是国内船舶研究设计领域的权威,海军的很多自主舰船装备都是他们研究设计的。”

    薛绍华听到包飞扬说的话之后不由大吃一惊,在这之前他完全没有想到一七七研究所的来头竟然这么大,但是能够跟军方合作,无疑说明这个合资项目的重要性。

    “你快说一说这个合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目前都进行到了哪一步,市里面要怎么配合?”薛绍华连忙问道,知道合作方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