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路青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三个议题(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徐国栋夹着公文包两手空空而来,就知道他没有带会议材料过来,于是又拿了一份递给徐国栋。

    会议的议题其实是市长邱成德拟定好的,要让下面各区县长在会议上回答,一共有三个项:

    第一项是:你们县(区)的的主要经济支柱是什么?它在今后三年中的展如何?

    第二项是:你们县(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什么?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何举措?

    第三项是:你们县(区)有什么开拓和开的蓝图?未来的三年中,政府的财政收入与上缴税金能有多大幅度的增长?

    包飞扬用手指着徐国栋手中的会议材料,说道:“徐主任,这材料上三个会议议题是今天到会的每一个区县政府一把手都要回答的,包括我自己。你既然要找我解决问题,那么也不用去会议室了,就在这里先把这个上面三个会议议题回答一下吧!”

    说到这里,包飞扬停顿了一下,用目光盯着徐国栋的眼睛有两秒钟,这才继续说道:“但是有一点,你回答这几个问题不许说套话、假话、官话,必须讲出内心的真心话。这不仅仅是对你的要求,也是邱成德邱市长对今天所有参会人员的要求!”

    徐国栋低头看着手中的材料。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一时间也竟然没有说话。

    包飞扬也不着急,让人给徐国栋泡了一杯茶端过来,又让倪晓年到外面会议室对那些区县长们通知一下。说会议临时推迟一下召开。

    徐国栋拿着材料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最后把会议材料放在旁边的茶几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这才不紧不慢地开了口。

    “包市长。这三个议题我真的很难去回答。因为正如包市长你所知道的,我们凤山管理区有着特殊情况,也有着特殊的困难,和兄弟县区根本没有办法相比。”

    包飞扬盯着徐国栋,等他继续往下说。

    “我们凤山管理区目前的状况可以用四个缺乏来概括。”徐国栋说道:“第一,我们凤山管理区缺乏行政区划指标,也就等于说是缺乏政策支持;第二,我们凤山管理区缺乏资源;第三,我们凤山管理区缺乏项目;第四,我们凤山管理区缺乏人才。当然。后面三个缺乏可以说是由第一个缺乏所导致的。在这种境况下,即使我们凤山管理区干部有再大的本事,由于先天不足,也搞不出什么名堂!因此,我很难去回答……”

    “徐主任,你停一下。”包飞扬实在不耐烦再听下去了,劈手打断徐国栋的话,“既然你说你们凤山管理区缺乏、缺乏资源、缺乏项目、缺乏人才,所以搞不出什么名堂。我倒是想和你好好讨论讨论这个问题。邱市长今天让我代表他主持这个会议,要的就是实事求是、弄清问题、端正态度、更新观念。若是连是非都弄不清,我们今天召开这个会还有什么意义?”

    徐国栋紧逼着嘴巴,望着包飞扬,显然是对包飞扬打断他的话很不满。

    包飞扬说道:“咱们先说第一个问题吧。因为没有正式行政区划指标。因此也就缺乏政策支持,所以什么都不好干,对吧,你是这个观点?”

    “对!”徐国栋点了点头。

    “好,那我就先和你好好讨论讨论这个问题!”包飞扬说道,“咱们海州市。可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十四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吧?相比起其他内陆城市,咱们海州市应该是有政策优势吧?可是这么多年来,咱们海州市是什么样的发展状况,徐主任你是老海州人,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徐国栋手指紧紧攥着茶杯把,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包飞扬的这个问题。确实,一九八十四年的时候,国务院把海州市定为全国十四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海州市人民可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可是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下来,海州市守着欧亚大陆桥桥头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却一点都没有表现出对外开放城市的活力和潜能。一直到包飞扬从隔壁靖城市调过来担任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一把手之后,海州市的经济才迅速发展,真正展现出一个对外开放沿海城市的风采。

    包飞扬继续说道:“相反,咱们隔壁江南省的金乌市,不过是位于内陆的小县城,距离最近的海港宁城港都超过了二百多公里。在一九八四年的时候,金乌现成建成区仅为二点八平方公里,人口也不过两万多人。当地人用“一条马路七盏灯,一个喇叭响全城”,甚至说“隔街可握手”来形容。这么一个内陆的小县城,和我们海州这样全国最早的对外开放沿海城市的地位根本没有办法相比,更别说有什么政策上的支持了。可是经过这一二十年的发展,金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