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嫡长公子就可以这样的态度吗?」权六身旁的林通具也摇了摇头:「明国的商人也就算了,毕竟唐土那边是天朝上邦、地大物博,与明国、高丽相比,此日之本之国国土狭长、土地贫瘠,倒也是事实;可他织田吉法师,是万万不该跟着一起放肆大笑的——若不是我们这帮从村子里走出来的国人豪杰,他弹正忠家能有今天?一想到家兄身为『笔头』,却要去给那个『大傻瓜』当教习,我心里都跟着不快!」说着,通具又侧过身盘腿端坐着,双手捶地昂着头看向林通胜,「难道不是吗,兄长?您就真的甘心就这样去到胜幡城吗!」不错,当时的日本虽然远不及大明,甚至不及朝鲜,六十六个令制国之间、以及每一个令制国国内都有所谓的「战争」,而看起来就像是村长和村长之间的斗殴,但是每一个所谓的村落,其实并没有统一的需求、目标跟思想,有些人信奉明哲保身、只追求一时温饱,有些人虽野心勃勃,但其企图也只在一国之内,而有些人则居安思危、并追求更高的理想;而在列岛上,只是佛教就有好几个不同的宗派,所谓神道,也拥有繁杂的地方信仰,更别提还有信奉孔孟朱子的,而且后来还有信仰天主的「切支丹」、「伴天连」,谓其如同「村战」尽管形象,但这些所谓的「村」,其实也有成千上万。
而能在这成千上万的「村」中如织田信秀这般脱颖而出,已经是足具移山填海之能的人杰。
然而,只是靠着一己之力是全然不够的,还必须得靠着这帮代表了一个或者几个「村」的豪族组成的家臣们。
不过,称谓上他们叫做「织田家臣」,实际上,他们更像个联盟,而位于其众人之上的信秀,其实仅仅是个共主,共主如果有能力、且在众家臣眼中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志愿,又拥有一定的才德,才可以让自己诚心臣服;如果共主做不到这三点,不是被架空,就是会被流放,甚至是杀掉——清州城内的守护斯波家、邻国美浓的土歧家,便是最好的例子。
吉法师这家伙将来若是即位当主,究竟能不能实现这三
-->>(第23/4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