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乌孙悲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乌孙悲欢(2)(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022年11月2日萧望之(1)长安。

    最近,大鸿胪萧望之有点不高兴。

    本来,他成功劝阻朝廷对乌孙的和亲方略,转而放手让乌孙贵族自行决定国内政治。

    中尉府的坐探从西域不断传来的消息,都是乌孙声威大损,西域各国纷纷开始摆脱乌孙的控制,不是重新摆向匈奴,就是更加依附大汉。

    萧望之一直对那个身为叛臣之后的和亲女,有些看法。

    这些年乌孙在西域的影响日增,都护府也扩张了屯田的力度,朝廷里不少人都对解忧公主称颂有加,唯独他萧望之坚持唱反调。

    他认为,翁归-解忧夫妇推动的乌孙中兴,逐渐成为大汉与匈奴之间的一股第三势力,对大汉的西域经略,长远来说很不利。

    当初,皇帝决定派兵支援翁归,抵抗索要解忧的匈奴人。

    萧望之说:“汉军流血,为了乌孙王保卫妻子,是损害国家的行为。

    ”皇帝很不高兴。

    萧望之还说:“翁归以一子为莎车王,以一女为龟兹王后,假以时日,西域只知有乌孙,不知有汉。

    ”这些强硬的异议,让他在朝廷里一度很孤立。

    但泥靡的意外即位,揭开了翁归-解忧夫妇国内地位的脆弱一面。

    既然经营了二三十年,合翁归与大汉之力,仍无法撼动长老们的地位,长安朝廷也有点灰心了。

    质疑解忧的人,也多起来了。

    萧望之向皇帝秘密上奏,建议让乌孙的多数派自行其事,朝廷只须静观其变。

    依据中尉府的多年密报,萧望之判断说,乌孙的多数长老是翁归时代扩张国力的受益者,断不会倒戈匈奴。

    大汉趁机从乌孙国内权力斗争中抽身,反而可以成为多数派贵族需要努力巴结的外援对象。

    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萧望之一时风头无两。

    但是……很快,传来了解忧被长老会议上‘乌孙国母’尊号,以及新昆弥收继解忧的大婚消息。

    又过了不久,以大昆弥泥靡、‘国母'解忧以及长老会议名义,致大汉的上表,也到了长安。

    这班乌孙人还是想拉住都护府的汉军,甚至表示愿意提供更多的屯田土地。

    萧望之真有点无语了。

    他熟读圣贤经典,在官场上经历颇多,不记得有哪位臣僚有那个西域女人的生命力,年纪一大把,她还是不肯乖乖退场,居然玩起了再嫁的花样……那几天,萧望之在家里的书房中,很是跺着脚唾骂了几次“贱妇,问汝何不早死”,让家里的仆妇、妻妾惴惴不安。

    昨天,他的一位老朋友,也是在西域出使多年的某长史,刚刚派人给萧望之送来一封密信。

    这位长史曾是和亲使团的一员,经历了乌孙与汉和亲的变故,对当地贵族的抱团程度印象很深,也很支持“萧老”的抽身提议。

    这位老友在信中报告说,乌孙上层目前并无倒向匈奴的意思,长老会议以昆弥的名义,连续发布王命,重申翁归时代的内外方略不变,甚至直接斥责鄯善国私下接待匈奴使者是悖逆之举,令国君亲到赤谷城谢罪。

    不少西域小国,见乌孙并未内乱,也不敢妄动了。

    信里说,解忧刚刚见过了龟兹的商团,驳回了那群商人削减商税的想法。

    那群本来蠢蠢欲动的龟兹商人,已经在依照翁归定的旧制,向赤谷城交税。

    这封密信的结尾说,翁归-解忧家族的力量,可能被朝廷低估了。

    新昆弥似乎对解忧言听计从,已经有人暗地里讽刺他是解忧的跟屁虫。

    据说,亲匈贵族中,流传着解忧‘色诱大昆弥’的风言风语。

    如果任由他们这样活动下去,乌孙可能还要保持西域的第三势力身份,对大汉的经略恐有不利……读罢秘信,萧望之的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

    他想,自己该做点什么了。

    他又拿起信札,重读了一遍某个段落,深思起来。

    萧望之没有想到的是,与其说解忧用了魅惑昆弥的手段,不如说那个顶着昆弥名号,坐享其成的小男人正在施展一个雄性野兽的本能手段,让解忧不得不向昆弥献出自己的完整身体,而进一步,或许还要献出灵魂……在大婚后的这段时间里,泥靡始终死皮赖脸纠缠着“翁归叔他老婆”……解忧的后臀已经承受了泥靡好几次可怕的侵入,过程粗野而残忍,让她见识了那个猥琐小男人的邪恶一面。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