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限后宫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序章 贾环生平(第2/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无疑是不符合他心中对于贾家子弟的界定的,用他的话说,应该是“不成体统”贾政在《红楼梦》中是不苟言笑的,对儿子也没有什幺稍微中听点的评价,他的严肃令自己年幼的儿子的心灵蒙上阴影,除了怕还是怕,在这种不正常的关系笼罩下,亲情几乎是荡然无存。说起来好像不像是两父子的关系,倒像是水火不容的上下级关系。

    而贾环在这一回中扮演的不光彩的角色,我认为除却对宝玉得宠的愤恨的发泄以及想之外,大多原因在于他也希望能够借诋毁宝玉来提高自己在父亲心中的地位,虽然上面提到贾政没给过贾环什幺父爱,甚至到了贾环视父亲如洪水猛兽的地步,但是贾环还很年幼,渴望父爱,希望父亲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也是毫不奇怪。在贾环心里,如果没有宝玉的存在,所有人对他便都不同了,父亲贾政也更会如此。所以当他发现机会来了,“说到这里,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意,将眼一看众小厮,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他就趁左右无人之机夸大金钏儿死的情景、诬告宝玉因奸不遂,逼死人命等等。为了达成某种目的不惜中伤别人,贾环这样做多少是与他母亲平日里举止言行对他的的影响分不开。赵姨娘在求贾政把彩霞给贾环做妾时,同样也是摒退丫鬟,大进谗言,说宝玉房里早已有人了,贾环房里也应该有个云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贾环平时在这种环境里耳濡目染,将赵姨娘的手段学了个十成十,遇到危险就套用。因为贾环的中伤,宝玉被打了个半死,贾府也闹了个人仰马翻,这并没有带给贾环任何好处,反倒更证明了宝玉在贾府的地位,这一点,想必是贾环进谗言时始料未及的。而贾政对于贾环的态度,也依旧如故,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善。

    有段很微妙的描写,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这一回里,贾政让宝玉贾环作应景诗,贾环的诗令贾政大为不悦,而独有一人夸赞贾环,那就是同样在贾府不得意的贾赦:“这首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我爱他这诗,竟不失我们侯门的气概。”

    不仅赏赐了较宝玉贾兰多得多的玩物,甚至说:"以后就这幺做去,方是我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慌得贾政急忙劝住:“那里就论到后事了”贾政的一句“那里就论到后事了”无疑是表明了一件事:他从未将贾环看作是贾府未来的继承人,即使宝玉如何不如他的意,换言之,无论贾环再怎幺出色,也不可能继承世袭爵位!事实明摆着,此时的贾环即使有上进之心,估计也被贾政如冷水般的话打击的完全泯灭了。

    贾环在没有父爱的环境里,又受到来自贾府执事集团的打压,周围又都是如赵姨娘般自私卑鄙的人,他从小面对的都是人性中的丑恶,接触到的都是冷漠和虚伪。于是,他自发的反抗也不由的效仿赵姨娘的反抗模式——用卑鄙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贾政对于自己的儿子,根本没有言传身教,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人,做什幺样的人,只是一味的苛责。听到贾环的谗言,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让贾环明白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还未经证实就对宝玉采取大棒政策,使贾环尝到诬告的甜头,从而更加向着奸邪之路前行。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贾环之所以成为一个手段恶毒心地卑劣的人,贾政绝对难辞其咎。

    [编辑本段]母亲也是坏榜样所谓“姨娘”是赋予被主子收入房内的丫环的称呼,也是封建上层社会腐朽的一种特殊表现。赵姨娘在贾府中名主而实奴,处于一种半主半奴的特殊社会地位上,所以,凤姐的几句话,倒能概括赵姨娘在贾府的地位,“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也不想一想是奴儿,也配使两三个丫头!”

    贾环第一次出场是在“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一回。贾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回家本来承望着能得到母亲的安慰,不想赵姨娘听了贾环的遭遇,并不心疼安抚,却像泼妇一样骂儿子是“下流没脸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把儿子当作自己争宠夺势的筹码,眼见儿子偏是一副不成才的样,赵姨娘还要随时替他收拾残局,更不见得能分出母爱来抚慰这不争气的儿子。她虽是贾环的亲生母亲,却心底狭隘,恶毒自私,更加身份低微,没有什幺修养,自己尚且如同泼妇一般,哪里能教贾环什幺好,就只会挑唆他闹事,贾环因闹事挨了打,赵姨娘又不能出面为他作主撑腰,最后倒霉的总是贾环。

    作为母亲,赵姨娘对贾环的深刻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赵姨娘对宝玉和王熙凤是又嫉又恨,无时无刻都在想着用个什

-->>(第2/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