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胡作非为,他岂能容忍?在他看来,赵氏做将门第一世家太久了,已是桀骜不驯,尾大不掉。
“雁门军将领当众殴伤核定军功的官员,阻碍朝廷办差,军纪涣散,目无法度,必须严惩:着令军功消减两成!”皇帝说出了第一条敕令。
徐明朗听得心头大喜,赵宁的所作所为,无非是要凝聚军心,现在皇帝以此为借口消减雁门军战功,让将士利益受损,就会让雁门军怨恨赵宁与赵氏。
不过消减两成军功,幅度远不如预期。
按照徐明朗的打算,赵玄极报上来的军功,他本来是要借口北胡并不难打,雁门军折损过多是作战不利的体现,虽胜犹败,克扣掉至少半数的。
不仅如此,他还会把剩下的半数军功,大头给安思明所部。
但现在不行了,就赵宁这个由头,不能克扣更多军功,太过火了心思就太明显,只会适得其反。
“赵宁行事乖张,对上官不敬,着令罢黜一应官职,削夺现有官品,五年之内不得录用!”这是皇帝的第二条敕令。
徐明朗暗暗点头。
赵宁是赵氏最杰出的子弟,未来的希望与家主,现在让他成为白身,还让他五年内不得出仕,这不仅是重挫了赵宁的嚣张气焰,对赵氏的家势也是不小打击。
此举有釜底抽薪之妙,若能配合相应举措,起到的作用会更大。
这个相应举措,皇帝马上就给了出来:“着令孙蒙入京。”
孙氏家主孙蒙,是将门内部,跟赵氏对立的山头势力领头者。
徐明朗很清楚,孙蒙之所以能在将门内部另立山头,跟赵氏抗衡,靠的,也是皇帝的暗中支持。
要不然,只是将门第三的孙氏,凭什么跟赵氏分庭抗礼?
赵氏是军方第一世家,还是外戚,如今赵七月更是皇后,想要收赵氏的兵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故而皇帝早就开始了布局。
皇帝眼下召孙蒙入京,很显然,是对赵玄极的大都督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