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怔了怔,没有其它原因,就是眼前的人面容太过俊朗气质太过出众了些,恍若不染尘埃的仙人。
但只是一个愣神,他便在赵宁的修为秘法暗示下,觉得眼前的年轻人,不过就是个刺史府小吏,这便正常的接了话,撇撇嘴又愤懑又不屑的道:
“上面说了,郓州接下来有大战,不知要打多久,各种物资包括粮食在内,都得精打细算作长远考虑,所以饭食就这么些!”
这话听着有道理,实际不过是一派胡言,人都吃不饱仗还怎么打?坏了人心哪里还有长远?再者,因为早有准备,郓州并不缺粮食。
赵宁道:“我看民夫们都吃不饱,力气全无,做事总是没有精神,磕磕绊绊得不少,还要被军校鞭打,这不是长远之计。
“为何刺史府的明令这里不听?是不是这里的军校贪墨了粮食?”
伙夫头头哂笑一声:“刺史府?刺史府管得了民夫管不了军营!至于贪墨,我反正没看到,也没听说,想来是没有。赵总管的军令很严,谁敢在这个时候贪墨?”
问完了伙夫,得到了能得到的答案。
他又探查了一番营地,最终弄明白了,这里的军校的确没有贪墨之事,仓库里粮食不少,但就是没有用到民夫的伙食上。
这让他心中的杀气愈发浓郁。
很显然,这里的军校在做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他们不给民夫好的伙食,自己并不能从中得到好处,但他们偏偏这么做了!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些军校也如兵曹主事一样,因为赵宁、狄柬之整顿官场损失了收入,心中有怨忿,这便把火发泄在民夫身上,不给他们好吃,还要鞭打他们!
正因为他们没有贪墨,即便是上面查问起来,他们也没有罪责,说不定还能落个精打细算,有长远目光的好评。
军校心肠坏到这种程度,人性丑陋到这步田地,让赵宁怒不可遏。
有权力的人,已经习惯坐拥高人一等的特权,对下面的呼来喝去摆
-->>(第6/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