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死之念,对主将没有必从之心,想的多是如何保全自己,遇到艰难战事难以舍身往死,碰到涉及自身利益的事,则是分毫不让。
“就算经过战火洗礼,杀了敌建了功,成了精兵锐士,也是一群骄兵悍将,驱使他们只能诱之以利,无法晓之以大义,远不如良家子好用。”
魏无羡观察了一番陈奕部曲的精神面貌,转头对赵宁道:
“要想在战争中带出一支真正如臂指使的强军来,跟北胡蛮子死磕到底,并且战胜他们赢得国战,还是要以良家子为根本。
“在郓州,以陈奕、云雍、方墨渊的原有部曲为基础,增添士卒扩充力量,把他们培养成真正的精锐王师,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了。”
赵宁微微颔首,没有就此发表任何意见。
魏无羡在西域作战多年,陇右军中的防御使新军,是大齐各地的新军中数量最多、力量最强的,魏无羡跟他们打了那么久的交道,对他们的认识非常人能及。
从道义上说,流民都是被官吏富人迫害,兼并了土地,被迫失去家园的,很多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命运可谓悲惨。
到了军中,因为之前经历留下的问题、被动养成的心性,导致不能被魏无羡这种明眼人重视,命运就更加凄惨了。
对他们来说,这不公平。
因为这三个字,赵宁没有说任何话。
但从心底里,他认同魏无羡的判断,也会依照魏无羡说的那样做。
这世间本就没有公平可言。
历史的潮流之下,很多人注定要被抛弃,要经受各种各样的苦难,沦为悲剧。
作为弱者的平民百姓首当其冲。
关于命运,他们很少能去左右;对于兴亡,他们不曾有过选择。
而为了国战胜利、家国存续,赵宁也没有选择。
他只能也必须重用良家子。
如果他想布仁慈于天下,恐怕得成为皇帝。
只有皇帝,才有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