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氏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1节(第3/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办法了。

    给了将军们实在好处,他们自然就会记得皇帝。

    除此之外,宋治还有别的考虑。

    那便是国战大局。

    大捷虽然有了,但大齐军队跟北胡军队的战力差距,仍旧摆在那里,王师中的修行者数量劣势,也非短期能弥补。

    宋治不会天真的认为,国战往后就是大齐占据上风。

    眼下的形势,仅仅意味着大齐有了守住中原、稳住大势的机会。

    博尔术麾下二十万精锐大军,郓州如何能够抗衡?

    一旦郓州失守,而杨柳城又没有被迅速攻下,博尔术的部曲势必全面进击中原,到时候就需要大军在地方州县严防死守。

    就算杨柳城被收复,赵宁能保卫郓州一时,难道大齐军队就能立马反攻河北了?能守城跟能攻城,中间的距离差得太多。

    再者,已经得到河北的北胡,必然会重新调集军力——比如说强掳河北青壮入伍,收买各地庶族地主,让他们跟随大军再攻中原。

    甚至是从已经被他们征服的达旦部调兵。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各地的齐军殊死作战,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

    只有封节度使。

    因为节度使有地方军政大权,总是要分州县的,所以这些州县既是防区也是山头,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节度使必然卖力作战。

    一旦自己的州县被攻占,节度使失去辖地,也就不再是节度使。

    宋治不是昏庸无能的帝王,到了现在,对战局有清醒认识,也不缺长远考虑,中原的全面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一城一地的争夺,在之后会变得极为血腥。

    只有设立节度使,才能让各地像河东那样,变得比往常坚固。

    另外,现今防御使、团练使麾下的将士,都是流民出身,不少人都拖家带口,之前是靠军士俸禄养着,境遇并不怎么好,这些流民军队对皇朝的忠心值得怀疑。

    要让将士们戮力作战,仅靠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