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价格买——高于市价不可能,关键就在低于市价多少。
如果是大齐朝廷,买粮或许可以很便宜,因为可以用别的东西换,譬如爵位,譬如承诺。
但萧燕不行,因为她是河北地新主,北胡对河北的统治才几年,不稳固,地方大族、富人大户对他们还没那么有信心,爵位换不来粮食。
倘若萧燕有钱得很,当然可以出价高些,让地方大族吃亏小些,可她明显没那么有钱。
北胡大军征战多年,死伤无数,军械兵器消耗无数,而河北地才多大?税收才多少?这就更不用说,河北地的财富,大多还集中在富人大户手里。
至于草原——贫瘠之地,部落战士征战,就是为了掠夺发财,不说也罢。
价格太低来买粮食,地方大族就会有怨言,这个时候,萧燕便需要一个中间人,通过这个中间人来买粮食,来承担富人大户们的怒火。
往后要是事有不谐,可以把这个中间人丢出来顶罪,平息部分民愤。
而耶律玉书,便是这个中间人。
汤邯问:“足下打算以什么价格,收购汤氏的粮食?”
话一出口,他便禁不住满心悲凉。
悲凉不是因为汤氏要大出血,而是因为他一旦把粮食卖给萧燕做军粮,汤氏也就跟北胡王庭有了往来,再不是单纯跟胡人商贾做生意,往后一旦王师收复河北,他们便会被钉在耻辱柱上,无法翻身。
耶律玉书朝汤邯伸出了三根手指:“三成。”
汤邯差些一惊而起。
市价的三成,这跟明抢有多大区别?!
耶律玉书微笑道:“汤公不必惊诧,这回给你三成现银,国战胜利后,再补给你两成。”
汤邯稍稍轻松了些。
耶律玉书看了看一言未发的中门使,忽然悠悠道:“这番买卖,由中门使大人监督,银子是经他的手,划拨给汤公的。”
这话的意思是,汤邯得给中门使回扣。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