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宁默然无言。
朝廷早已先一步回到了燕平,一系列诏令先后下达。与赵氏密切相关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宋治拜杨佳妮为淮南节度使,出镇金陵。
是跟杨氏多有过节的吴氏的根基之地金陵,非是杨氏的根基之地扬州。
赵玄极似乎预料到赵宁会沉默以对,也没有多作等待,神色沧桑的道:
“你要记住,赵氏是忠义之家。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在朝堂之上如此,在时人眼中如此,在史书记载里更是如此。
“赵氏族人,立身堂堂正正,不仅大节不亏,小处也要无过,上不负圣人明君,下不负黎民百姓,中无愧第一将门之名。
“惟其如此,赵氏方能屹立千年,百世不倒。
“你可明白这其中的深浅与道理了?”
赵宁眼神变幻,垂首应诺:“孙儿明白了。”
赵玄极点点头,在咳嗽声中拉上了窗口帘子:“入城。”
赵宁策马前行,回到队伍领头的位置。再看燕平城高耸入云的城楼时,他眉宇间的锋芒犹如万箭齐发!
五年了,离开燕平整整五年,浴血拼杀了整整五年!这五年之中,没一天不是如履薄冰,没一战不是如在悬崖。
五年之后,国战已胜,前世没做到的事,这一世做得无可挑剔!个中心结尽数消去,他终于再回燕平。
举起手臂,赵宁中气十足的声音响如战鼓金戈:“入城!”
第五百一十章 道路
乾符十七年,秋末。
打着油纸伞的陈安之,在连绵阴雨中走进镇国公府,刚到院子,便看见了手持一卷书册,站在自屋檐垂落的水帘后,望着院中竹丛出神的赵宁。
“临雨读书、观竹忘言,郡王真是好雅兴,是不是想要赋诗一首?”陈安之收了雨伞,笑着打趣。
陈安之进门的时候,赵宁就已经回过神,“赋诗这种事还得你这个门第子来,仅是那些平平仄仄就够我憋上一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