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就像乾符十八年八月初一,大家在含元殿向宋治开战一样。
但说难也极难,因为这不是一时需要,而是要十年、百年、千年的坚持下去的!那么短暂的共同利益,就实在是不值一提。
且不说世家寒门,就单说反抗军,今日他们是反抗军,明日他们还是反抗军吗?
当反抗军将领加官进爵、荣华富贵,成为既得利益阶层后,他们是否还能控制私心私欲,不在意自己的财富积累、子孙地位,一直为天下百姓的公平与尊严而战?
统一认识统一思想,追根揭底,要有一门能够改造认识、控制思想,被天下人普遍接受、拥护、支持的学说。
就像儒家学说那样。
但又绝对不能是儒家学说。
儒家学说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能最大限度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让这个世界有秩序。
而它失败的地方在于,它描绘的所谓大同社会的理想蓝图,与利益至上的现实情况严重脱节,很多实际问题根本无法解决,而且它主张的很多理念不可能得到贯彻执行,所以最后不得不走向虚伪,成为扭曲的遮羞面纱。
所以历朝历代,总是外儒内法。
儒与法并非不能共存,毕竟这世界既需要道德,也需要律法。但儒与法并存的方式不对,并存的时候儒与法都被扭曲了样子,最终各自变成了四不像。
说到底,这世界需要一门新的学说。
周鞅抛出先前那番话后,方墨渊、狄柬之、陆瑞等人陷入了激烈争论,原因就在于此,这是新旧认识的碰撞,是历史潮流中的激浪。
赵宁任由他们辩论下去,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在切磋中提高各自的认识,催生出新学说的萌芽。
是的,新学说的萌芽。
赵宁想要的新学说到底是什么,是他自己现在都无法得到的答案。不仅他没有,周鞅、黄远岱也没有。
这件事太大,太深刻了。
仅靠几个人智慧远远不够,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