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是邻居家的孩子,母亲死了,父亲在码头做苦力,经常回来很晚,平常每到这个时候,老妪都会将孩子叫过来一起吃饭。
今日因为姜葭过来,老妪倒是忘了过去询问。
赵宁相信老妪的话都是事实,不是在佯装慈祥,因为今日的饭菜很丰盛,老妪特意出门去买了半斤肉跟一些瓜果回来。
赵宁一眼就能看出,这家人生活并不宽裕,老妪在米缸盛米的时候,只听缸、飘、粟米相碰的细微动静,他就知道缸里没多少米。
饶是如此,他们今日吃得也是干饭,不是粥。加之瓜果蔬菜、肉食,这绝对是过年才有的丰盛晚饭。
隔壁家的小男孩没有不自在,吃饭的时候显得轻车熟路。饭刚刚吃完,一个精瘦汉子拧着腌菜、面粉进门,一个劲儿感谢老妪时常招呼他的孩子吃饭。
他将腌菜、面粉交给老妪当作谢礼,老妪收了腌菜,将面粉退回,态度强硬不容置疑,说让小孩子过来吃饭,不过是添双筷子的事,还用不着对方交粮食。
父子俩出门之际,老妪注意到对方的衣衫破了,便追上去让他脱下来,好叫儿媳妇今晚给他缝补一番,对方家里没有女人,这事儿肯定做不好。
汉子虽然不好意思,但没有多推辞,显然这种事不是头一回。
“上回,家里的房子因为连日大风大雨在夜晚塌了,我们被埋在里面,险些都一命呜呼,要不是对方力气大动作快,及时把我们救出来,你这次来就找不到我们了。”饭后,老妪拉着姜葭唠起家常,言语中很是推崇这位邻居。
屋舍并不宽敞,赵宁没有在这里留宿的打算,离开之时姜葭出来相送。
“宋州的人都很好啊,看来我呆在这里会生活得很开心。”姜葭边走边感慨。
赵宁微微点头,一路来所见所闻,让他感受到了此间百姓的淳朴善良。姜葭同样如此,若不是亲身经历,她都不愿相信袁员外是宋州人。
“明日去教坛拜神的时候,我得多准备些
-->>(第3/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