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弄明白,此刻还来质问杨延广,令后者不能不感到失望。
“地方官确实都在尽力抚民。”
杨延广冷着脸沉声回应,“抚民的核心,是地方秩序稳定。
“庶族地主也好,平民百姓也罢,都得各司其职。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相安无事,在既定框架内各谋其业,好生生活。
“至于赵氏闹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倒行逆施的乱象,必须得到彻底纠正,否则世道就不会清平,迟早会有大祸患。”
这番话并不能说服杨佳妮,她一字字地问:“还乡团肆掠之下,无数百姓家破人亡,到时候只怕又有成千上万的人沦为难民!”
话至此处,她心头一震,猛然想起徐州城外那些,赵宁没有拆除的窝棚,以及当时赵宁说得那句话。
难不成,这些棚子还真有再用到的时候?而且为时不远?
可那些棚子,在吴军占领徐州后,就被杨延广下令拆除了!
杨延广恼火地道:“怎么会有人家破人亡?怎么会有难民?本王已经下过令,让地方官监督地主大户们。
“本王只是帮他们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当然不会容许他们趁机兼并土地、侵吞民财、残害百姓。
“本王方才已经说过,我们要的是秩序稳定,大军征战在前,任何破坏秩序、贻害大局的人本王都会严办,谁也不会例外!”
这席话同样没有说服杨佳妮。
因为她亲眼看到的,就是百姓在受苦受难。
但她知道,再纠缠这个问题本身,不会让她得到想要的回答。
所以她盯着杨延广问:“天下大同难道不是吴国的治世目标?不是我吴国君臣的努力方向?”
在杨佳妮心中,天下最理想的,也是最该实现的样子,便是天下大同这四个字,那也是无数士大夫心心念念的存在。
她的吴国就该是这副模样。
杨延广没有立即回答,沉默地看了杨佳妮很久。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