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是仁厚不假,可你们怎么就忘了,杀伐果断、眼睛里不揉沙子才是大帅的本色!
想起国战时期见识的大齐战神,王师厚不禁毛孔发涩。
要不是对赵宁忌惮极深,知道自己没有选择,他又怎么早早归顺大晋朝廷?如果他稍有迟疑,恐怕就会落到袁承志今日的境地!
......
袁承志等人被押解到燕平后,以叛国害民的罪行被判永生监禁,遇赦不赦,在一身修为尽数被废除的情况下投入大牢。
袁承志这个靠着兵变起家的兖州防御使,为了兖海节度使的高位富贵投靠杨延广,精心算计多番努力连日煎熬,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富贵没保住不说,还成了一无所有的阶下之囚,因为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在牢狱中撞墙自杀而死。
这是后话。
眼下赵宁平了兖州,不仅将郓州、沂州连成一片,中间再无敌对兵马阻隔,让东线战场的形势再上一个台阶,还让反抗军第七军、平卢军能够腾出手来进入前线战场,可谓是告成了一场大功。
赵宁这里形势一片大好,递给朝廷的都是报捷文书,杨佳妮的处境可就不那么好了,去徐州陈述军情的时候饱受诘难。
第八二零章 互不理解
高居主座的杨延广,面色不善地看着站在殿中的杨佳妮,愤怒这两个字明晃晃的挂在眉眼之间。
他对杨佳妮很不满。
事实上,杨延广对杨佳妮从未如此不满过,眼下他都有撤掉对方前线主帅之职的冲动。
费县之败损失惨重、影响恶劣,对形势造成了不小贻害,但如果仅仅是这样,杨延广还不会对杨佳妮如此不满。
胜败乃兵家常事,他们这回的对手是反抗军,杨佳妮面对的又是素有战神之名的赵宁,输了并不是什么无法接受的事。
更何况大军之所以惨败,并非杨佳妮排兵布阵、调兵遣将的临机应对上有什么致命失误,而是侍卫亲军硬生生被反抗军正面压制、击败,建武军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