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同样的人!”
两人相视一眼,同时露出笑容,这对她们而言的确是个好消息。
几百名吴国侍卫亲军甲士,迫于杨佳妮的命令,不得不就地取材帮助难民搭建房屋。
军队行动起来本该效率非常,只可惜侍卫亲军向来没做过给百姓修桥补路这种事,军民关系跟鱼水情毫不沾边,又因为打心眼里不怜悯这些“闹事”“蓄意抹黑官府、抹黑吴王”的刁民,眼下完全是应付军令。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活计自然不可能干得漂亮,看得方小翠很是不满意,却也只能干着急。
“芳姐,吴国官兵怎么就一副认定难民不是难民是刁民的架势?之前那个绯袍官员是这样,现在这些甲士也是如此。他们应该有很多都是平民百姓出身,为何完全不体谅这些难民?
“吴国的官将都这么蠢吗?”
方小翠在粥棚里一面熬粥,一面不解地问孙小芳。
孙小芳稍作寻思,沉吟着道:“高位者不是全部有才有德,尸位素餐之辈比比皆是,蠢人不少,但绝不会都愚昧,明眼人必然更多。
“他们之所以一口咬定难民是刁民,是受了大晋朝廷蛊惑的暴民,是因为他们不这样认定,便没法处理眼下的事。
“他们其实应该知道武宁各地为何有难民,只是他们无法很好的解决真正的问题——因为那触及吴国的根本群体利益,与吴国的国家规则。
“人总是不能认为自己是错的,国家也不能认为自己是非正义的一方,所以他们只能颠倒黑白,把难民定义在正义的对立面。
“自欺欺人之下,上位者信了,官员们信了,将士们也被说服了,于是军民对立,事情就成了眼下这番面貌。”
方小翠听得认真,末了恍然大悟,点着头长长哦了一声:
“原来是这样。芳姐,你真是厉害,太聪明了,竟然能一下子想到这些。我就不行,跟你比起来,我实在是太笨了。”
说到最后,方小翠有些泄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