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氏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6节(第3/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京不听号令,执意在汴梁进行会战,如之奈何?”郭淮离开后,杨延广怒火不减地问殿中的文武大臣。

    杨延广有理由愤怒。

    他并不是不让张京守汴梁,恰恰相反,他希望张京守得尽可能久一些,多消耗一些反抗军的兵力。如果张京不守汴梁,直接后退到他的老巢许州,将广大地域拱手让人,杨延广会气得直接去找张京。

    汴梁要守。

    关键是怎么守。

    杨延广没有规定张京怎么守,只有一点,除汴梁外的汴州各城,以及周边州县,都要保留足够在地方奋战的力量。这样一旦汴梁丢失,张京还能撤向下一座城池继续坚守。

    中原绝大部分地方的确是一马平川,没有雄关天堑,无险可守,但坚城依然是坚城,攻坚不是那么容易的。

    古往今来,发生在中原,战事超过一年半载的城池攻防战屡见不鲜。

    只要他们全力经营城防,拼命防守,反抗军要攻城掠地不会容易。

    况且,无论怎么说他们的兵力加起来远超晋军。

    “汴梁是中原首富之地,张京不愿放弃在情理之中。但臣担心的,是张京因此跟王上产生嫌隙,认为王上不出兵支援汴梁,是想借刀杀人,用反抗军来削弱他。

    “一旦张京这么认为,那么张京就不会愿意丢城失地,让自己的实力折损。”王载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杨延广黑着脸道:“支援汴梁,怎么支援?我们只要坚守城池,赵宁就拿我们没辙,这场仗有胜无败!我们需要忌惮的,就是大军离开城池后,在野外被反抗军截击。

    “之前本王让张京出击,他没出击,事实证明贸然出击的确是错的,这回本王不让大军出城,跟张京之前所作所为的道理一样,他怎么就不能理解本王?”

    对方为何不能理解自己?

    别人为何不能体谅自己?

    这大概是人与人相处中最大的难题。

    王载叹息一声:“如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