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兵力一样,杨延广同样在临近下蔡、钟离的城池,屯驻了不少兵马。
赵宁要真的威胁徐州、淮南并不容易;吴军要攻下沂州、兖州同样不简单。
现在的中原战局就是这般微妙。
在吴军已经包围费县、解了密州之围,阻断沂州两面退路的情况下,要是吴军真的攻破沂州,那么驻守沂州的晋军只怕就有全军覆没之险。
与此同时,若是兖州真被吴军攻克,那郓州也没什么安全可言,一旦秦军见有机可趁,从河阳、洛阳出动抢地盘,晋军就是后路之一不存,又被两面夹击。
届时如若形势危殆,晋军占着杨柳城,不是不能撤出中原,只是就跟不是不能通过淮河下游渡口撤回淮南的吴军一样,处境都格外凶险。
简而言之,赵宁不能容许沂州、兖州丢失。
为此,他暂缓在寿州、钟离做文章的打算,将西线大军暂时交给黄远岱调度一二,自己决定去兖州、沂州走一趟。
......
赵宁先到的是兖州。
先易后难。
兖州连接郓州与沂州,是中枢之地,也是沂州后背,位置关键,要是兖州先丢了,沂州便真的没了转圜余地,除了死守战胜吴军外,没有任何生路可言。
吴军在沂州投入了相对较多的兵力,已经把沂州城围得很死,而兖州的吴军不仅少一些,还临着随时可以提供支援的郓州,情况好上不少。
驻守兖州的主将是常怀远。
这位前武宁节度使如今全然是反抗军将领的模样——反正看上去挺像那么回事,赵宁抵达兖州的时候,黑压压一片又一片无边无际的吴军正在三面攻城,而常怀远奋战在城楼之上,堪称一马当先。
手持大刀的常怀远披头散发,衣衫上血迹斑斑,与吴军王极境高手在半空短兵相接,拼杀之际嘶吼连连,七成招式都是进攻,模样虽然显得颇为狼狈,但战意盎然斗志正高,令对手应付得捉襟见肘。
主将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