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战场的人本来就只有两个命运,要么战死,没战死便都成了老卒。
“末将领命!”副将对张玉登的命令早有预料,答应得毫不迟疑。
张玉登看了看在城墙上下往返不定,搬运各种物资间累得大汗淋漓脸色发白,还被将士不断呵斥乃至拳脚相加的青壮们,面无表情。
他之前答应过杨大将军,不打骂青壮们。
但战事艰险,将士们压力重情绪大,只要做得不过分,张玉登便不打算理会。
他连耗费无数心血与财富培养的,近乎是一座座移动银库的亲兵都派上了战场,看着他们一个接一个战死越来越少都没说什么,这些青壮被骂几句踢几脚又算啥?
次日,反抗军二番攻城。
张玉登继续派遣亲兵营奋战,专门抵挡反抗军陷阵士,依旧取得了昨日的效果。
吴军将士损失虽然大,但渐渐熟悉了反抗军的悍勇风格,也都开始习惯,心理冲击不那么大,总能找到些稳住阵脚的方法。
不能找不到,不然还能选择战死不成?
青壮们被执法队逼着,只能拿命去消耗反抗军,迟滞对方的步伐,损失格外惨重,往往好几个人都换不掉一个人。
战事惨烈。
第九四七章 势如破竹(3)
黄昏时分,反抗军不曾.鸣金收兵。
赵宁下令将士轮换上阵,开启夜战。
吴军没有得到时间休整、搬运战斗物资、修缮城防工事,城头的擂石滚木、弓弩箭镞等物消耗一空,反抗军攻城将士压力减小不少。
张玉登不得不让更多青壮出动,冒死往城头搬运战斗物资。城头战事惨烈反抗军登城迅捷,吴军将士焦急万分,不断通过打骂的方式催促青壮们加快速度,打伤打死之事时有发生。
一夜鏖战,青壮们死伤惨重。
拂晓前,反抗军停止进攻。
第三日上午,反抗军并未继续攻城。
站在残破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