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也不是什么灭国之祸。只要晋阳守得住,河东就还是我们的河东!”
黄远岱肃然拱手。
晋阳是赵氏祖业所在之地,当年天元大军都没能打到晋阳城去,如今赵宁不惜把晋阳划入战场,也要确保夺取江淮,可见其决心之大,也可见形势之难战局之险。
末了,赵宁起身离座,来到门外,负手远眺,喟然一叹:
“这就是两线作战,两边都有强劲对手的麻烦之处。皇朝力量有限,面对这样的情况应付起来不能不捉襟见肘,征战不仅要冒非凡风险,在形势有利的时候还不能放手进击、斩获战果。
“此事出现一次就已经是很不应该,我们绝不能让这等光景在来日重现。
“故此,这回一定要下决心下重手,先行削弱一个对手,打残杨氏!”
第九五三章 势如破竹(9)
杨大将军现在只有一个身份:护卫。
她护卫的对象是吴国君王:杨延广。
此时此刻,杨延广已经离开徐州城,正跟随大军紧急南撤,他们的目标是淮阴城。杨大将军在护卫杨延广,杨延广则与众王极境高手一起,保护着随行的吴国大臣与六万多侍卫亲军。
如果不是为了保护众臣与大军,杨延广根本不必与众将士一起行动,由杨大将军与众高手护卫着,轻轻松松就能返回淮南。
对杨延广而言,保护众臣与大军是高尚节操的体现,既传达了他爱兵如子视群臣为手足的情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六万多侍卫亲军是吴国在中原的最后精锐,杨延广根本承担不起他们全部折损的代价,他必须带着这六万多将士撤回淮南。
如果他不跟众将士一起赶路,依照当下的战场形势,即便这六万多人是精锐中的精锐,也难保不会军心崩溃仓惶奔逃,或者被晋军追杀在路上,或者被晋军所俘虏。
“开路的兵马都依照计划到了指定位置没有?咋没有半点儿交战动静传过来?再往前四十里就到晋
-->>(第6/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