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在看问题的时候必须全面思考,从不同角度去认真分析,抽丝剥茧地推算各种可能性,以此达到没有遗漏的目的。
事情总是在变化,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更何况苏叶青身在敌国,周围的每一步都是危险,她根本无法掌控一切。
如果今天魏无羡没来,赵宁不曾跟魏无羡有这场会晤,他就算去想苏叶青情报出问题的可能性,也只是例行公事,不会过于深究。
因为过往的经验与信任,就算有问题,赵宁也难以发现。
但现在,想起魏无羡的悲愤、无奈与痛苦,赵宁就不得不深入分析。倘若魏无羡的情绪不是作假,如果魏氏真的有意归顺,那事情会是什么样的真面目?
问题是,真有这种可能吗?
中原大战时与吴国结盟跟朝廷开战的魏氏,现在却要归顺?
可能性当然不是一点儿都没有。
这些年来,赵宁一直跟魏无羡保持着私交,他从异界回来之后,也会把在彼岸界的见闻都分享给魏无羡,私下来往时除了必要机密,两人依旧是坦诚相待。
他们毕竟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发小,也是国战时并肩浴血的袍泽。
赵宁之所以愿意这么做,一方面固然是出于两人的交情,另一方面正是为了潜移默化影响魏无羡,拓展对方的视野,开阔对方的胸襟,让对方认识到真正的天下大势、文明潮流,引导对方投身其中。
而不是一味逆势而行!
如今的大晋日渐强势,而秦国呢?
逐鹿中原时,秦国就不是大晋的对手,倾举国之力却连河东都未曾攻下,眼下大晋获得了彼岸界文明力量的加持,而秦国什么都没得到,双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强弱之别愈发悬殊,如若云泥。
魏无羡看到了这种悬殊。
他不是天人境修行者,秦国无法从彼岸界获得滋补,天下大势风云变幻,魏氏跟秦国却成了局外人,未来的命运可想而知。
这个时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