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激战后,从北面栎阳南下的反抗军后续增援抵达,从函谷关出动的耿安国部也进入了战斗位置,各部在赵宁的统一号令下开始了对秦军的聚歼性总攻。
最终,秦军在连日以来的战斗中通过分散突围,拢共杀出去了两个师左右的人马,算是为秦军保留了最后一点点力量。
余者皆被反抗军击杀、俘虏。
此一战,反抗军消灭秦军三个军又一个师,打破了秦国等待蒋飞燕所部回归长安后调整部署,构筑京畿防线与反抗军再战的幻想。
由是,秦国近乎全面崩盘,正规军所剩无几。
赵宁正式通告秦国,令魏崇山献出长安城举国投降。
从这一刻开始,长安城内开始浮现出投降的声音。
“进击河西军的部队撤回来了大半,加上蒋将军带回的突围人马,还有京畿的卫戍部队,我们目前可以调动的能战之兵仍然不下十万,为什么要投降?!”
大殿上,孙康愤怒地斥责谏言考虑投降的大臣,“陛下早已说过,国家危难之际要共度时艰,你竟然敢说投降,莫不是已经暗中投了赵晋成为了他们的细作?!”
说着,他向魏崇山行礼:“陛下,臣请斩下此獠狗头以安人心!”
情绪低沉的魏崇山没有治那人的罪,只是摆了摆手示意翻过这篇。
秦军是还有十万上下的兵力,按理说可以做困兽之斗甚至是最后一搏,但反抗军兵临京畿时也不是四个军了,而是超过六个军!
另外,反抗军这一路俘虏了太多秦军,以他们消化士卒的手段,休整之后来打长安的时候必然拥有更多力量。
除了兵力对比,再就是人心。
反抗军一路打过来势如破竹,双方的战力差距大家都妾身感受到了,那可比上次河东大战时悬殊得多,现在秦军上下士气低迷,毫无斗志可言。
民心方面就更不用说。
大势上秦国已是落入近乎绝境的地步。
-->>(第6/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