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绝不跟赵晋媾和的强硬态度,被魏崇山这样直接当头一问,他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
好在蒋飞燕及时为他解了围:“王上,孙将军的意思是臣等誓死效忠王上,绝对不会有贰心。但眼下反抗军势大难制,长安已经不可守战,只有退到汉中才能获得转圜余地,从长计议。
“王上,臣等一定会死守汉中,绝不让反抗军踏入汉中半步!”
面对臣子如此忠心的表现,魏崇山却没有任何振奋之色,只是一声叹息,转头看向了殿中的另一群人:“退往汉中,说来简单。
“我秦国大军尚全之际,都没能挡住晋军,而今大军损失殆尽,纵然有地利又如何能够反败为胜?不过是徒增伤亡罢了。
“自前朝乾符十二年开始,天下经年大战,百姓无不生活在苦难之中,寡人实在是不想为了困兽之斗再让黎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孙康、蒋飞燕等人闻听此言,都觉得事情荒唐到了极点。
他们已经表明死战的决心与对魏氏的忠诚,对方竟然还要执意投降,这简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循着魏崇山的视线转头,世家官员们终于反应过来殿内的气氛不对劲。
这里不是魏崇山一个人,还有好些个秦国大臣。
只不过这些官员不是地方大族出身,就是寒门官员,跟世家不可同日而语,平日里这些世家大臣也不曾如何重视对方。
但是现在,他们在魏崇山看过来的时候,纷纷上前大赞魏崇山的仁义胸怀,表示古之圣人也不过如此,同声支持魏崇山结束战争。
这些官员虽然人数不多,大多数地位也不是特别显赫,势力平平,但终究是一股势力。他们这番表态让世家官员们认识到,秦国投降不再是魏氏一族的意见,而是有一定的基础。
这个基础虽然薄弱,但在反抗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却是足够了。
孙康、蒋飞燕等人相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厉色与决然。很明显,现在事情已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