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登基吧,少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九章 到底谁村(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雅座,今晚还有大家小曲,两位大爷要不要去楼船瞧瞧?”

    薛孝随手打赏两个银豆子道:“下回再楼船吧,订了富字一号包间。”

    迎宾连忙道:“谢大爷赏,给您留着包厢呢,至尊八珍席,早预备了,您快请!”

    两人被迎宾带上四楼,一个望江的大包厢。

    同贾源上次请客的包厢比起来,这个包厢大了足两倍。

    直径一丈的圆桌,上面是八尺的重叠桌子。

    圆桌一圈,十六把座椅。

    霍宝看着那转桌,伸手动了动。

    转的不如后世转桌那么顺溜,可确实是转桌。

    霍宝眼睛发亮,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说不出是紧张还是期待。

    “这是望江楼独一份,是晋商那边传来的……那边吃席讲排场,几十个碟碟碗碗,想要夹菜要起身围着桌子吃,就有人弄出这转席!”

    “那人姓甚名谁,还弄出别的没有?”

    “那就不晓得了,无名小卒,谁会理会。”

    小二列队进来,将多余的椅子撤了下去。

    茶博士过来倒茶,又有四干果、四鲜果、四蜜饯、四炸果十六盘茶食。

    作为一个吃货,怎么能没听过“八珍”?

    “八珍”始于周代,一直延续到现代。

    只是那个时候大家吃到的,多是清代八珍,山珍海味,都知道食材是什么,不是史书上写的不确定到底是什么食材“龙肝凤髓”。

    少一时,小二开始上菜。

    第一轮八道菜,霍宝看到银耳、竹荪、花菇、黄花菜这几样,就明白了,这望江楼的“八珍席”是清代八珍,这第一轮是“草八珍”。

    江南菜味淡,更显食材鲜美。

    两人不是外人,无需客气,又有转桌便利,霍宝就都尝了一圈。

    第二轮八道菜上来,霍宝认出炸鹌鹑、蒸鹅这两样,不用说,这是后世不再出现的“禽八珍”。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