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登基吧,少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五章 仁义无双(第5/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逃出生天,不外如是!

    处置完老兵卒,那两个参谋生的处置,霍宝就宽容许多。

    那些少年总共才入营几日,又是被动听了几日课,本挑不出错处。

    这两个少年又是耳濡目染的缘故,笃行弥勒教。

    “送归家中,询问其父母,若愿意让孩子落发,可入僧兵营;若是不愿意落发,就除籍归家……所余生员空缺,可由家族另择子弟补入……”

    ……

    州府这次动荡,引得各家侧目。

    大家都悬着心。

    实在是滁州军的行事太强硬了。

    不按常理。

    动则抄家灭族!

    让人畏惧!

    已经有几户人家,挣扎着要不然舍弃产业,另投安定之处,省的步了前头那些人家后尘。

    等到赵家、何家处置下来,大家松了一口气。

    赵文书罪名“插手军营要务,图谋不轨”,何文书罪名“知赵事而不报,借此构陷上官”。

    如今滁州军主力开拔,插手军营事务,这是自己找死,无人怜悯。

    何文书这里……很多人猜到缘故,不无同情……

    何文书与宋二爷都是举人,前者早白衫军进城后就投诚,接手政务,有不少安民之举……堪为能吏,只可惜押错人……

    随着这两人处置,州府关于先前那些人家的下落也有了消息。

    张家、尤家两家,竟然阖家没事,被“礼送”到亳州。

    张家送柳元帅处,尤家送冯元帅处。

    消息灵通的人家,谁不晓得那两位正是两家的靠山!

    想想带了六千精兵投了滁州的冯和尚,没有人会质疑这个消息的真伪。

    要是霍五爷真的杀了尤家人,那冯和尚怎么会毫无嫌隙来投奔?

    又有吴家的消息。

    吴家家眷,具罚没为苦役营,迁往滨江执役十年,这次的赵家家眷同样处置。


-->>(第5/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