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这才听出个意思来,也都带了几分肃穆。
……
一行人直接回了庐州府衙,这才重新落座的。
还是霍五居中坐了。
左手坐了邓健、薛彪、林师爷,右手是于副都统、安勇、于副都统次子于大江,安勇胞弟安壮。
于大海带了兄弟,留守巢湖,并未前往。
庐州同知、庐州通判站在后头,不知该如何入座。
这明显是滁州军与巢湖水师的位次,并没有他们的位置。
霍五直接对那庐州同知道:“吏员考试,盯着些,回头考核过关的士子调往滁州……”
庐州同知躬身应了。
霍五看了看他:“邓将军赞你通透……庐阳这几日太平,亦有你与通判的功劳,只是异地为官这一条,既定下了,就要守着……我不管你籍贯哪里,你在庐州投滁州军,我只当你是庐州人……滁州、和州两地已经有主事,你就暂时留守庐阳,等到滁州军再下一州,就调你过去……”
庐州同知闻言大震,越发恭敬:“谨遵元帅号令,定恪尽职守,不敢懈怠!”
万万没想到,还有这样好事等着。
之前只当自己要给旁人让位,如今看来,这霍元帅的意思是自己没了庐州同知也有差不多的职位等着自己。
霍五虽是护短之人,却也晓得什么是量力而行。
固然巢县、无为县两地知县,都是主动相投,可多大的脑子戴多大的帽子。
庐州这样一府之地,还是维稳为要。
庐州通判有些心慌。
与庐州同知的“通透”相比,他之前表现的可不怎么样,甚至还以为邓健等人是巢湖水师,怒骂来着。
没想到那位邓健,竟然是滁州军中二号人物。
霍五看了看庐州通判:“听闻你善诉讼事……我们滁州军也设了监察,领头的是一位爱民如子、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回头你去给他打下手……”
庐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